健康養身★我的大腸癌會復發嗎? 免疫評分助判斷更精準

我的大腸癌會復發嗎? 免疫評分助判斷更精準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我的大腸癌會復發嗎?復發一直是大腸癌病友的擔憂,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聖捷表示,第二、三期大腸癌手術後,除依據腫瘤特性,近來也可透過「免疫評分」(Immunoscore)預測復發風險,決定輔助性化療與時間長短,降低復發機率。不過醫師強調,大腸癌前3年應每3個月追蹤,後2年每半年一次,「只要密切追蹤,不用害怕復發,即早治療都有很好的療效和存活率。」

大腸癌會復發 高風險患者術後應化療

根據北榮統計,大腸癌的3年局部復發率,第一期約10%,第二期介於10-20%,第三期則受化療影響,有化療可維持30%,沒化療則增至40-50%。

黃聖捷醫師表示,若腫瘤局部在大腸,切除乾淨代表完成治療,不過腫瘤擁有往外轉移的特性,到肝臟成肝轉移、至淋巴是淋巴轉移,術後5周後應「輔助性化療」,清除「往外跑」的腫瘤,才能有效預防復發。

醫師強調,化療不是無敵,有效率約7成,但第三期病人可降低約1-2成復發風險。

哪些大腸癌患者應術後化療? 

至於哪些大腸癌患者應術後化療?黃聖捷醫師提到,傳統根據腫瘤特性:(1)腫瘤侵犯深度、(2)腫瘤是否分化不良、(3)腫瘤是否阻塞腸胃道或破裂、(4)在顯微鏡下是否觀察到腫瘤已侵犯神經、血管、淋巴、(5)淋巴結取樣結果,或者手術清除不乾淨等;若符合一項即屬於復發高風險族群,越多危險因子都會影響風險。

黃聖捷醫師指出,若符合上述危險因子,第二期患者術後應化療,第三期患者術後則一定要化療,風險因子則可判斷化療療程是3個月或6個月。


我的大腸癌會復發嗎? 免疫評分助判斷更精準

▲台北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黃聖捷

免疫評分 大腸癌術後化療判斷更精準

除了腫瘤特性外,近來研究發現,患者免疫力也與大腸癌復發風險有關。黃聖捷醫師說明,多年研究顯示,腫瘤周圍會有免疫細胞浸潤,分析這些細胞的型態、特性,可據此給出「免疫評分」(Immunoscore),若評分越高,代表「抑制腫瘤的免疫細胞較多,預後比較好」,因此被用來預測復發風險,幫助判斷是否要輔助性化療。

針對第二期大腸癌患者,黃聖捷醫師指出,假使符合傳統危險因子的患者,如果免疫評分很高,可以考慮不要化療,追蹤即可;或者沒有危險因子的患者,但是免疫分數過低,仍屬於容易復發的族群,應該要化療。

至於第三期大腸癌患者,則可根據免疫分數決定化療的療程時間,黃聖捷醫師提到,如果免疫評分高的病人,預後不錯,建議施打6個月,效果會優於3個月;至於免疫分數低的人,施打6個月效果不會更好,建議只要打3個月。

北榮統計,大腸癌的5年存活率,第一、第二期超過8-9成,第三期術後化療則影響存活率,有化療可達7-8成。黃聖捷醫師分享,大腸癌存活率相對理想,歸因於手術以及化療藥物進步,尤其北榮第三期大腸癌患者存活率可達8成,都是因為醫師、專科護理師、個管師、社工師等團隊給予人文關懷,病人願意接受化療,完成率也高,顯示化療對於大腸癌治療的重要性。

大腸癌不要怕復發 密切追蹤最重要

不過預測風險不代表復發機率是零,黃聖捷醫師強調,無論大腸癌風險高低,定期追蹤是最好的治療,大腸癌前3年應每3個月追蹤,後2年每半年一次,只要5年沒復發就算痊癒。

「即使大腸癌復發也不用怕。」黃聖捷醫師鼓勵,大腸癌開刀、化療成效佳,只要密切追蹤,都可以趁腫瘤還小時盡早清除,獲得不錯的存活率,甚至有機會痊癒。

【延伸閱讀】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就是愛家最好的禮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3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白醋不僅可以用於調味,讓人胃口大開,而且還可以用來美容。常用白醋洗臉可以令肌膚細膩白嫩,減緩疲勞,還能去除頭屑、滋養頭髮,白醋祛斑也是早有耳聞了,經過一番白醋祛斑大蒐羅,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一些白醋祛斑的小竅門,應該是比較全面詳細的了,好用又經濟,趕緊來學習一下吧!   白醋洗臉法 白醋祛斑...

閱讀詳情 »

這些或許都是日常生活中你常會用到的常識,為了健康請務必看完!並傳給你覺得需要的朋友吧! 1.果酸可以幫助消化,如果你消化不良,那我鼓勵你飯後吃個水果。但如果你消化功能良好,飯後吃水果反而可能會幫倒忙。因為這不僅加重消化負擔,還產生氣體,引起腹脹。因此建議你飯後1至2小時再吃水果。 2.體檢要求空腹,...

閱讀詳情 »

上班族面臨的健康議題真不少,最容易忽略的恐怕就是脂肪肝,因為脂肪肝往往沒有顯著的徵兆,也不是急性疾病,但卻有 13% 的機會演變成慢性肝炎,接下來有 9% 的可能最終演變成肝癌。醫師表示由於確切原因不明,也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運動與飲食控制仍是主要推薦療法,速食及含糖飲料一定要避免。 脂肪肝可能引...

閱讀詳情 »

過去已經有很多研究指出,就算是有運動,但如果每天坐著時間愈長,愈容易得到心臟病、糖尿病與提早死亡,不過這些研究都只是指出兩者的關連度而不是因果關係。最新的研究終於發現實質的證據,說明減少久坐的時間,會讓體內的 DNA 更健康,就能減緩老化的速度。 久坐影響 DNA? 這份刊登在「英國運動醫學期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