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我的小孩有弱視嗎?歪頭、瞇瞇眼⋯醫揭「評估3關鍵」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

我的小孩有弱視嗎?歪頭 瞇瞇眼⋯醫揭「評估3關鍵」

4歲彤彤有著一雙明亮大眼,但看電視時總是頭歪一邊,閱讀繪本也常瞇著眼,加上最近走路摔得到處瘀青,媽媽原以為是平衡感不好、運動神經差,直到就醫檢查才發現是弱視,需進行矯正治療。


弱視常見症狀及評估方法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醫師李昇達說明,弱視發生的原因,是病患在視覺發育期內,由於異常的視覺經驗,引起單眼或雙眼矯正視力下降,而又無器質性病變的一種眼科疾病。

李昇達舉例,若發現家中小朋友看東西必須湊很近,或者拿取物品時抓不準距離、下樓時常跌倒,甚至喜歡歪頭、瞇著眼看電視及閱讀書本等,一旦又出現異常的頭位看東西,此時就得警覺不僅僅是視力出現問題,甚至已經對身體其他部位的發育造成影響,像是肢體活動不協調,左右不分等。

此外,由於患有弱視時,雙眼的屈光度會出現差異,若出現以下症狀就需警惕:
1. 在陽光下弱視的那隻眼睛,容易會瞇成一條線,越來越怕光
2. 視力隨之下降,並出現眼神飄移渙散、無法注視物體
3. 眼球沒有規律地來回轉動、顫動

不少家長不易察覺幼童弱視症狀,一般而言,6歲以上兒童可利用以下方法,評估是否有弱視問題:

  • 視力是否無法達到0.8以上
  • 兩眼最佳矯正視力,相差視力表有2行以上

弱視主要治療方法,把握12歲前效果最佳
不少家長擔心弱視問題會影響孩子一生,李昇達提醒,0~3歲是兒童弱視治療的關鍵期,3~8歲是治療的敏感期,若超過12歲以後再治療弱視,視力恢復的機會就越來越小,因此年齡越小、治療效果越好,家長務必要把握治療年齡黃金期。治療弱視的主要方法如下:
1. 消除弱視危險因素
例如:配戴眼鏡以矯正屈光不正、手術治療(適合白內障、玻璃體或角膜混濁、上眼瞼下垂)。
2. 藥物性或光學性壓抑療法
例如:遮蓋和壓抑優勢眼,以促使弱視眼積極反應,提高較差眼睛的視力,有助於改善斜視的狀況。如果非弱視眼是屬於遠視眼,也可以透過藥物性壓抑療法治療。

李昇達再次強調,0~6歲是孩子眼睛發育的重要時期,一旦錯過了發育治療的關鍵時期,導致日後出現斜視或視差,將會影響到雙眼立體感發育,不僅一輩子視力會有所影響,日常生活也會深受其擾,影響開車、繪畫或測量等工作,因此當發現孩童出現弱視相關症狀時,一定要盡早就醫檢查,才能及時治療。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武漢肺炎傳染力驚人,不管從哪個國家回台都難保安全,指揮中心不得不發出擴大採檢「三支箭」,針對14天內有疑似症狀經醫師懷疑者就進行採檢,加上國內出現一家11人同桌吃飯已5人確診的家庭群聚事件,需要住院隔離採檢接觸者大增,讓國內負壓隔離...

閱讀詳情 »

▲口罩實名制上路以來,各地藥局吸引民眾搶排隊。(照/台北市衛生局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口罩實名制,連台北市12區健康服務中心也加入販售行列。在全台303家衛生所投入六日販售行列之後,台北市衛生局今(19)日也宣布2月21日(星期五)起有10個健康服務中心加入口罩實名制販售,販售時段...

閱讀詳情 »

指揮中心宣布,台灣新冠肺炎確診案再增1例。(圖/截取直播) 優傳媒記者李英婷/台北報導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今(19)日再增1名確診病例,累計已有23名。新增個案為已故中部白牌計程車司機的妹妹,兩人曾同桌吃飯,她並且就坐於確診的司機媽媽隔壁,疑因近距離接觸惹禍,在採檢4次後才確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何豪毅/台北報導 246名武漢返臺臺商團解除隔離管制,陸軍六軍團33化學兵群今(19)日隨即前往臺商團隔離住所支援執行環境防疫消毒。支援官兵皆身著全套防護衣,配賦背負式消毒器,逐一針對隔離所內家用電器、床鋪、浴室、廁所及手部可觸摸及環境實施消毒作業。 軍聞社表示,此次防疫消毒任務,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