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菸盒警示圖文修法放大85%! 國健署要靠「噁圖」嚇民眾戒菸

▲國健署菸品警示圖文期望透過恐怖訴求讓人戒菸。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菸盒上的警示圖文越大、越嚇人,真的有用!衛福部最新提出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重點之一就是要將菸品容器警示圖文標示面積一口氣由35%擴大到85%,國健署今(16)日進一步指出,警示圖文未來一樣會以呈現吸菸對人體器官傷害的「噁圖」為主,好讓吸菸者看了想戒菸,非吸菸者看了會心驚驚的效果,澳洲經驗就顯示有效,警示圖文變大之後民眾認知提高。

民間團體過去總批評台灣的菸盒警示圖文,不夠寫實、面積不夠大,且超過數年未曾改變,根本喪失其警示效果。衛福部這次提出的菸害防制法修正草案,便規定用更大面積的警示圖文方式呈現菸品造成的危害。

國健署菸害防治組科長廖素敏表示,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WHO FCTC)早指出菸盒包裝上使用較大警示圖文可更清楚傳達健康風險,促進吸菸者戒菸,且隨著警圖面積的增加及定期更換警圖,警示效果跟著上升。

廖素敏坦言,國內過去缺乏修法的時機點,警示圖文面積僅35%,雖符合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第11條不小於30%規定,但卻落後全球趨勢(全球有135個國家高於35%),此次修法就一舉提高至85%,而目前全球警示圖文面積85%以上者有10國地區(東帝汶、土耳其、貝南、馬爾地夫、尼泊爾、萬那杜、紐西蘭、香港、印度、泰國),修法通過後,台灣將是最嚴格國家之一。

越嚇人、越噁心的警示圖文越有效果,廖素敏說,國健署規畫未來的菸盒警戒圖文仍將以吸菸對口腔、肺部造成的傷害為主,即器官病變圖,走不舒服路線,以提醒民眾避免成為菸盒警示圖文上的主角。

國健署強調,2015年澳洲研究團隊發現,澳洲政府採用新版警示圖文後(正面75%、背面90%)與舊版警示圖文相比(正面30%、背面90%),民眾對於吸菸會增加健康風險的認知反應、閱讀警圖內容及視覺注意力,分別顯著提高12%、37%及60%,研究結果明確印證加大警示圖文,可讓民眾產生主動積極的健康意識感。

廖素敏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指出,在菸盒上標示警示圖文是一種低成本、高效益的健康傳播方式,每位吸菸者均能直接看到包裝上的警示圖文;以每天吸食一包菸的民眾為例,至少一天接觸20次警圖,每年即有高達約7300次,而吸菸者周圍的人,也會看到警示圖文,達到菸害多方傳播宣導的目的。新法一旦上路,國健署亦會監測、調查民眾在看到警示圖文後對吸菸行為的影響。

戒菸資源:
◎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
◎全國近4000家戒菸服務合約醫事機構(查詢電話:02-2351-0120)
◎洽地方政府衛生局(所)接受戒菸諮詢或服務,可免費索取戒菸教戰手冊

照片來源:翻攝自國健署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北市免費老人健檢來了! 5萬名額4/20開搶、僅10院所有現場登記

中低收「每月加發500」 衛福部急尋這6.7萬人!快補登匯款帳號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崔嫻編譯 注意:本文討論的問題和經驗可能會觸發一些讀者。 我並不抑鬱。 我知道這一點,因為我每天早上醒來,都會小心翼翼地審視自己的情緒狀態,就像有人在車禍後檢查骨折一樣。現在,我感覺很好。生活有意義。我有能力完成許多我作為一個工作的單親媽媽要求我的任務和責任。 我注意到這一點是因...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和預防中心(CDC)的數據,自閉症其實在嬰兒時期就可以察覺出一些早期跡象,保握時間即早就診會是治療自閉症的關鍵。 自閉症是一種複雜的發育障礙,會影響玩耍、學習和溝通等社交技能,症狀從輕微到嚴重都有。美國兒科學會2018年12月的一份報告估計,美國每40位...

閱讀詳情 »

家住外島的56歲林阿姨因患有糖尿病,8年前開始洗腎,但手臂廔管經常因難以止血造成洗腎困難,還曾遇連假期間血管阻塞,又找不到醫師立即疏通,引發急性腎衰竭,只好挨針放置臨時血液透析管路保命,所幸經心臟外科醫師以「氣球擴張術」撐開血管,總算改善問題。 患者自述本身有家族糖尿病史,8年前開始洗腎,但因本身...

閱讀詳情 »

體型豐腴的女性,異性緣通常都很好,小美就是屬於這種貴妃體態的身材,男友幾乎沒有中斷過,但在避孕上卻遇到困擾。因為她曾聽醫師說過,較有肉感的女生如果長期使用避孕藥物,血栓風險相對較高,但男友又常不願意使用保險套,這令她相當為難。 基督復臨安息日會醫療財團法人臺安醫院副院長陳思銘指出,目前避孕產品以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