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戒菸檳酒仍有口腔癌風險!日常2大因子不可輕視

戒菸檳酒仍有口腔癌風險!日常2大因子不可輕視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48歲男出現牙痛 竟是口腔癌第一期

一名48歲男性,3年前被診斷出右側頰黏膜有均質性厚白斑,因此接受手術切除,也戒掉長達30年的菸癮以及喝酒、吃檳榔習慣,但後續因工作忙碌疏忽回診追蹤,加上口腔並無不適感,因此不以為意,直到某次牙痛赴牙科就診時,被發現右側後臼齒區域有不規則紅色斑塊,進一步就醫檢查,確診為口腔癌第一期。

口腔癌前病變多無感 菸檳酒都是罪魁禍首

安南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袁章洲指出,通常此階段以定期追蹤即可,主要因口腔癌前病變大多時候未感到不適,病灶位置也可能發生於不易檢視到的口腔內部死角,等到疼痛時就診,都已演變成口腔癌。

袁章洲醫師進一步解釋,家族遺傳,常吃太燙太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有抽菸、喝酒、嚼食檳榔等者,都可能埋下罹患口腔癌前病變或口腔癌的危險因子,且比一般人罹患風險高出123倍,尤其即使戒除後,致癌風險仍早已累積於體內,隨時都有可能誘發病變,不得輕忽嚴重性

符合資格者 利用兩年一次免費口腔篩檢

若發現病灶開始出現白斑增厚或擴大、顏色變紅、突起形成腫塊、凹陷潰瘍等症狀,且持續兩週以上未癒合,就應盡快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認是否已發展成口腔癌。袁章洲醫師建議,30歲以上有抽菸或嚼食檳榔民眾,可多利用國健局所提供的兩年一次免費口腔篩檢,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病症,及早介入治療。

【延伸閱讀】

陣容再升級!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啟動 全臺最大「生醫新創加速基地」

精卵互斥導致她不孕9年 中醫助她喜獲麟兒

台灣製藥團隊!抗疫期間藥品不中斷 民眾用藥堅強後盾

聽損兒的聽語療育要趁早 醫:6個月大前積極復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8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翻攝自toments.com 下同   每晚臨睡前, 花10分鐘練習這套專業老師推薦的瑜伽動作, 就能實現你的夢想。 「世上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 勤加練習,下一個氣質熟女,非你莫屬...   趕緊來看看吧... 瑜伽大師們說,生活即是修煉, 吃飯睡覺也是修煉。...

閱讀詳情 »

(圖來源wikihow) 痔瘡是指肛門內部或外部的靜脈腫脹,為骨盆和直腸靜脈壓力過大所致,與便秘、腹瀉和排便用力過度有關。最常見的癥狀是便血,你可能發現廁紙或馬桶里有血。痔瘡可能會發癢、發痛,多數是排便用力過度引起的。肥胖、抬重物和懷孕也會引起痔瘡(胎兒在孕婦子宮裡慢慢長大,壓迫下腹靜脈,引發痔瘡...

閱讀詳情 »

  (濟南市兒童醫院推拿科副主任醫師 范美麗)古人講究天人合一。春天樹枝抽條,小草拔節。想讓孩子長得高些,除了加強營養,注意鍛鍊外,家長還應該多給孩子按摩幾個關鍵的穴位。以增加經絡的運行和人體全身氣血的營養,促進新陳代謝,有利於骨骼的發育,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足三里 它在小腿前外側...

閱讀詳情 »

(圖文皆轉自今日頭條) 包括大學生在內的校園猝死有一個顯著特徵,就是患者發病前往往有感冒的經歷。如果感冒治療不及時,病毒潛入體內,會造成病毒性心肌炎,如果運動量過大,就容易引發猝死。 另外,部分學生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血管畸形,或超重肥胖也易在某些時候發生危險。 感冒是猝死前最為明顯的征兆,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