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戒菸檳酒仍有口腔癌風險!日常2大因子不可輕視

戒菸檳酒仍有口腔癌風險!日常2大因子不可輕視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48歲男出現牙痛 竟是口腔癌第一期

一名48歲男性,3年前被診斷出右側頰黏膜有均質性厚白斑,因此接受手術切除,也戒掉長達30年的菸癮以及喝酒、吃檳榔習慣,但後續因工作忙碌疏忽回診追蹤,加上口腔並無不適感,因此不以為意,直到某次牙痛赴牙科就診時,被發現右側後臼齒區域有不規則紅色斑塊,進一步就醫檢查,確診為口腔癌第一期。

口腔癌前病變多無感 菸檳酒都是罪魁禍首

安南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袁章洲指出,通常此階段以定期追蹤即可,主要因口腔癌前病變大多時候未感到不適,病灶位置也可能發生於不易檢視到的口腔內部死角,等到疼痛時就診,都已演變成口腔癌。

袁章洲醫師進一步解釋,家族遺傳,常吃太燙太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有抽菸、喝酒、嚼食檳榔等者,都可能埋下罹患口腔癌前病變或口腔癌的危險因子,且比一般人罹患風險高出123倍,尤其即使戒除後,致癌風險仍早已累積於體內,隨時都有可能誘發病變,不得輕忽嚴重性

符合資格者 利用兩年一次免費口腔篩檢

若發現病灶開始出現白斑增厚或擴大、顏色變紅、突起形成腫塊、凹陷潰瘍等症狀,且持續兩週以上未癒合,就應盡快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認是否已發展成口腔癌。袁章洲醫師建議,30歲以上有抽菸或嚼食檳榔民眾,可多利用國健局所提供的兩年一次免費口腔篩檢,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病症,及早介入治療。

【延伸閱讀】

陣容再升級!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啟動 全臺最大「生醫新創加速基地」

精卵互斥導致她不孕9年 中醫助她喜獲麟兒

台灣製藥團隊!抗疫期間藥品不中斷 民眾用藥堅強後盾

聽損兒的聽語療育要趁早 醫:6個月大前積極復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68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作者:阮光鋒   原文標題:上了年紀該這樣吃肉!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的人也適用     有肥胖、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等問題的中老年朋友,常聽人勸:   改善飲食,少吃肉,肉吃太多會導致三高。   於是,很多無肉不歡的人,不得不咬牙忌了這口。 &n...

閱讀詳情 »

作者:劉萍萍   原文標題:吃素不一定身體好,千萬慎選這種「偽健康」素菜   一到放假,總是免不了頓頓大魚大肉,之後,就會受到腸胃與體重的集體控訴——吃一頓素吧?   不過,隨着現象的增多,為了避免那些「嘴上說着不想要,身體卻很誠實」的尷尬場面發...

閱讀詳情 »

作者:丁當   原文標題:豆製品含大量雌激素?要怎麼放心吃「豆腐」?     許多朋友都喜歡吃豆腐 (字面意思) 喝豆漿。但有傳聞說:   長期食用豆製品,會導致不能完全吸收的植物雌激素在體內積聚,使體內雌激素水平偏高,促進乳腺增生,增加患乳腺癌的幾率。 &n...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