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所有碳水化合物都一樣嗎?

所有碳水化合物都一樣嗎?

「碳水化合物」常被視為是造成肥胖的元兇之一,尤其不少美食都暗藏高糖、高澱粉的陷阱,但台灣飲食普遍少不了飯、麵等澱粉類,該如何正確選擇碳水化合物的飲食來源呢?琳安聯合診所王志軒醫師表示,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回歸到「餐後血糖穩定」的角度來看,只要選對適合的飲食、避免餐後血糖劇烈波動,不僅能減少脂肪囤積,同時也能讓體內胰島素更有效的運作而改善肥胖問題喔!

 

所有碳水化合物都一樣嗎?

過量的攝取澱粉與糖會造成肥胖,這點在科學上已證據確鑿毋庸置疑;然而,減重需要一套能長期執行的飲食原則且須兼顧均衡攝取營養,單純限制飲食往往短期有效,一旦恢復常規飲食體重就容易回升,甚至反彈的更高,到底該如何做才好?王志軒醫師表示,其實體重過重與脂肪累積不單純是卡路里總量過剩問題,而是長期吃錯碳水化合物造成胰島素阻抗失調,也連帶造成代謝變差、脂肪囤積等種種問題。

 

一般常見的減重原則不外乎是「少油、少糖」概念,少吃肥肉、油炸類食材,也少喝含糖飲料,這些都很好理解,但如何選擇適合的「澱粉類」食材呢?王志軒醫師說明,選擇碳水化合物時,「餐後血糖」是一大評估指標,若進食後不會造成血糖劇烈波動者,就是比較好的食材選擇。許多人可能會將「血糖穩定」與「低GI飲食」劃上等號,但根據研究指出,不同人對於同種碳水化合物有不同的敏感度,其原因可能與基因、消化能力有關。王醫師認為,人對食物的反應是非常個人化的,相同食物在每一個人體內,會以不同方式與效率進行消化與吸收,所以每一個人從相同食物會經不同的代謝反應,最後會吸收不等的能量,因此若能透過專業人員的協助,從餐後血糖數據中找出合適個人化飲食,如此更能穩定血糖、減重消脂,不僅能輕鬆做好體重管理,也能降低肥胖與代謝症候群衍生的疾病風險。

 

代謝症候群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心臟科、新陳代謝科、內分泌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琳安聯合診所 王志軒醫師

 

延伸閱讀:

【遠離代謝症候群的方法】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988

【代謝症候群的分期與症狀】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5359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所有碳水化合物都一樣嗎?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一名34歲陳姓男子日前照顧感染腸病毒的孩子,疑因照顧完沒有洗手就到外面抽菸,手指與唾液接觸後,自己也感染了腸病毒,醫師表示,預防腸病毒要勤洗手。  抽菸手指與唾液接觸感染入冬後,除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外,腸病毒也呈現緩升趨勢。衛福部豐原醫院兒童感染科醫師馬瑞杉表...

閱讀詳情 »

日本東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不斷延燒,單日確診數屢創新高,日本今天的全國武肺確診病例,截至晚間已達到6001人,是單日確診病例首度突破6千人。另外,東京都今天新增1591例武漢肺炎確診,再次創下地區單日確診數新高。日本《NHK》報導,今天日本共新增6001人確診武漢肺炎...

閱讀詳情 »

針對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召開記者會,對於外界質疑電子圍籬2.0可能造成監控、有資安疑慮,指揮官陳時中回應,電子圍籬2.0的運作方式,是以大型活動區域範圍的行動電話基地台為設定參考,若自主健康管理者手機不與該特定範圍之基地台註冊溝通時,並不會對其進行定位;另外資...

閱讀詳情 »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嚴峻,指揮官陳時中今更新英國專案採檢報告進度,以及確診者病毒株比對結果。他公布,台灣目前增至4例感染傳染力更強的英國變異病毒,分別是已知的本國籍英國留學生791、搭乘華航倫敦返台班機後發燒的案792,今日新增的則是同倫敦班機的一英籍旅客案793、英國籍70多歲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