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所有碳水化合物都一樣嗎?

所有碳水化合物都一樣嗎?

「碳水化合物」常被視為是造成肥胖的元兇之一,尤其不少美食都暗藏高糖、高澱粉的陷阱,但台灣飲食普遍少不了飯、麵等澱粉類,該如何正確選擇碳水化合物的飲食來源呢?琳安聯合診所王志軒醫師表示,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回歸到「餐後血糖穩定」的角度來看,只要選對適合的飲食、避免餐後血糖劇烈波動,不僅能減少脂肪囤積,同時也能讓體內胰島素更有效的運作而改善肥胖問題喔!

 

所有碳水化合物都一樣嗎?

過量的攝取澱粉與糖會造成肥胖,這點在科學上已證據確鑿毋庸置疑;然而,減重需要一套能長期執行的飲食原則且須兼顧均衡攝取營養,單純限制飲食往往短期有效,一旦恢復常規飲食體重就容易回升,甚至反彈的更高,到底該如何做才好?王志軒醫師表示,其實體重過重與脂肪累積不單純是卡路里總量過剩問題,而是長期吃錯碳水化合物造成胰島素阻抗失調,也連帶造成代謝變差、脂肪囤積等種種問題。

 

一般常見的減重原則不外乎是「少油、少糖」概念,少吃肥肉、油炸類食材,也少喝含糖飲料,這些都很好理解,但如何選擇適合的「澱粉類」食材呢?王志軒醫師說明,選擇碳水化合物時,「餐後血糖」是一大評估指標,若進食後不會造成血糖劇烈波動者,就是比較好的食材選擇。許多人可能會將「血糖穩定」與「低GI飲食」劃上等號,但根據研究指出,不同人對於同種碳水化合物有不同的敏感度,其原因可能與基因、消化能力有關。王醫師認為,人對食物的反應是非常個人化的,相同食物在每一個人體內,會以不同方式與效率進行消化與吸收,所以每一個人從相同食物會經不同的代謝反應,最後會吸收不等的能量,因此若能透過專業人員的協助,從餐後血糖數據中找出合適個人化飲食,如此更能穩定血糖、減重消脂,不僅能輕鬆做好體重管理,也能降低肥胖與代謝症候群衍生的疾病風險。

 

代謝症候群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心臟科、新陳代謝科、內分泌科」

 

圖文創作:健談

專家諮詢:琳安聯合診所 王志軒醫師

 

延伸閱讀:

【遠離代謝症候群的方法】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4988

【代謝症候群的分期與症狀】 https://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5359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所有碳水化合物都一樣嗎?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桃園醫院群聚感染,本土個案今(26)日持續第二天「+0」!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仍新增1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案891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是提出國際緊急醫療專機申請並獲同意後,自墨西哥返國,1月24日抵台後收治住院隔離,經採檢於今日確診。 中央流行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挨這一針!有助減輕國內醫護壓力。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在衛福部桃園醫院爆發群聚之後,再度拉響警報,而為了減輕國內醫療院所的負擔,避免流感在這個時間點來攪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宣布自1月30日起,公費流感疫苗將擴大提供全國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的民眾接種,至疫苗用罄...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桃園醫院爆發大規模群聚感染,迄今已累計確診15人,從醫護、看護、住院病患到陪病家屬、同住家人都遭波及,外界關注院內最新採檢結果,尤其是未被列為「紅區」的11樓護理之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6)日公布最新結果,護理之家共49名住民、40名員工全數...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自從去年12月30日發現英國變種病毒入侵後,國境就再度封鎖,今年元旦起全面禁止非本國籍人士來台,轉機也不行,當初說暫行1個月而已,不過這項國境禁令如今將無限期延長!陳時中今(30)日強調,由於全球確診已破億,疫情嚴峻,秋冬專案將會一直持續下去。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