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手抖長達兩年患巴金森症 神波刀治療恢復正常生活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67歲張姓病患,雙手顫抖長達2年,手部在動作或靜止時都會不自主地顫動,甚至拿筷子都很困難,無法自己好好吃一頓飯,連右手寫字也常常無法辨識,造成生活上很大的困擾,雖然吃藥但還是無法改善,最後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陳睿正主任,陳睿正主任診斷,病人靜止型(性)顫抖為巴金森氏症引起,以「神波刀」進行一次性的治療,改善患者的顫抖,恢復正常生活。

手抖長達兩年患巴金森症 神波刀治療恢復正常生活
左為張姓病患,右為神經內科主任陳睿正

陳睿正主任指出,「核磁共振導航超音波」又稱為「神波刀」,把1024個超音波探頭像安全帽一樣戴在頭上,然後像放大鏡將太陽光聚焦在一點上一樣,將探頭上的熱能聚焦在腦部深層丘腦腹中核,它主要掌管顫抖不正常的迴路,把神波刀具焦,再提高溫度做銷融,將丘腦腹中核不正常的迴路阻斷,病人的顫抖症可獲得控制,為非侵襲性的治療。

手抖長達兩年患巴金森症 神波刀治療恢復正常生活
左為張姓病患,右為神經內科主任陳睿正

過去巴金森患者使用藥物,常見產生如食慾減低或便秘,出現爆瘦或嚴重的頭暈,低血壓等副作用,甚至病人使用藥物也無法有效控制顫抖,神波刀的治療提供患者另一個選擇。

手抖長達兩年患巴金森症 神波刀治療恢復正常生活
影像

陳睿正主任表示,巴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腦部退化疾病,好發在50-60歲;只要是腦內黑質細胞退化,「多巴胺」神經傳導物質製造減少,引起運動功能異常。患者出現顫抖,行動遲緩,喪失平衡,失智等症狀。建議可透過核子攝影,輔助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提早協助找出疾病。

手抖長達兩年患巴金森症 神波刀治療恢復正常生活
神經內科主任陳睿正

陳睿正主任表示,美國在2018年核准了巴金森氏症的適應症,台灣則在2022年甫通過巴金森治療,團隊輔以新穎的「擴散張量影像」分析,精細的比對治療的位置後,安全治療病人。

相關推薦

皮膚美容治療前,要知道諮詢哪些問題 愛美是人類的天性,除了時尚裝扮以外,整形美容也一直是熱門課題。隨著科技飛快的進步,雷射光電、音波儀器的發明,醫療產品與技術的提升,得以運用在日益增加的美容需求上。 既然科技這麼發達,我們期待的理想美容治療應該是簡單、快速、不痛、沒有風險、沒有副作用、便宜、又馬上變...

閱讀詳情 »

肉毒桿菌素有哪些功效與副作用? 皮膚科醫生專業建議一次告訴你 肉毒桿菌素在醫學上發現已經超過百年,最早在1822年,在臘腸中發現此種世紀毒素,所以當時稱之為臘腸毒素。但是曾幾何時,此種世紀毒藥已經變成世紀神藥,美國時代周刊還曾經以之為封面報導:如何肉毒桿菌素成為能醫治任何病的藥物( How Boto...

閱讀詳情 »

冬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尤其春節飲食油膩,再加上氣溫忽冷忽熱,更容易誘發不適症狀!為了降低心血管風險,不少人會積極控制膽固醇數值;然而,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顏佐樺醫師提醒,只看膽固醇是不夠的,「高血壓、血管斑塊、動脈阻塞」等也都是令人擔心的問題,常常症狀無聲無息,都更需要精密的檢查才能做好評估與預防...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出現首例武漢肺炎死亡病例,又是第一起疑似社區感染,讓社會恐慌頓時升到最高點,但衛福部長陳時中從一開始的「可以這麼說」到短短數小時後澄清「尚未完全符合定義」,讓防疫重點似乎又退回守不守得住社區感染這道防線之爭,抗煞專家、前疾管局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