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政院明談福島食品解禁 食藥署連夜公布報告「癌症風險可忽略」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福島食品解禁,只差最後一步,衛福部長陳時中今(7)日下午才公開說,日本核災已經過了10年,大部分國家觀察核災是以1到2年做一個界線,一定會以安全、符合科學證據跟國際規範的架構來進行「相關的食品都會走向正常化」,食藥署晚間就公布最新一份「109年度輸入食品風險分析」,直指相關癌症風險可忽略。

在報告公布之後,行政院隨後也發出新聞採訪通知,將於明日上午10點舉行「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將由羅秉成政委兼發言人主持,鄧振中政委、衛福部部長陳時中、經濟部部長王美花、外交部部長吳釗燮、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出席。

食藥署這一份風險評估報告由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腎臟科醫師姜至剛進行,針對日本食品輻射風險進行國際間檢驗數據的蒐集,涵括了2018年、2019年、2020年日本厚生勞動省食品輻射劑量監測資料、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邊境檢測資料,並引2019年國家攝食資料庫,評估相關食品對於國人各年齡層健康的影響。

評估結果指出,各年齡層每年平均增加的輻射暴露量極低,癌症及遺傳效應風險部分,各年齡層皆低於10的負6次方;依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US EPA)癌症及遺傳效應風險等級,可以歸類為「可忽略的風險」。

報告依日本進口食品總重量占台灣總進口食品的1.6%,風險評估結果,孩童每年平均增加0.001762毫西弗暴露量、青少年每年平均增加 0.002308毫西弗暴露量、成人每年平均增加 0.002814毫西弗暴露量、老年人每年平均增加 0.002406毫西弗暴露量、育齡女性每年平均增加0.002334 毫西弗暴露量。

姜至剛接受媒體訪問時指出,國際輻射防護組織建議,增加的曝露量加上背景輻射每年不可超過1毫西弗,超過10的負4次方則為不可接受之風險,10的負4次方至負6次方為可接受風險,而評估結果顯示各年齡層的癌症及遺傳效應風險皆低於10的負6次方,為可忽略之風險。

報告最後亦建議,以食品安全角度思考,台灣的管制措施應從目前的「地區管制」方式轉變為「高風險管制」;此外,政府也應將風險評估報告結合各種溝通管道,與產官學民等群體進行風險溝通。

食藥署長吳秀梅則回應媒體,從風險評估報告結果來看,開放福島5縣食品,無論是何種年齡層,癌症風險都低於百萬分之1,非常地低。食藥署會就科學證據與各國管理方式,持續把關食品安全。

照片來源:翻攝自食藥署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隔離縮短「5+5」、開放商務客? 陳時中預告:228後有新「台灣模式」

【有影】年後首波「第三劑莫德納」預約來了! 2/11分流開搶、2/14打得到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健保去年12月起擴增晚期胃癌給付,國內胃癌名醫顏家瑞樂觀看待有助一舉打破病人過去無藥可用的困境。(CNEWS資料照)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程子奕/台南報導 盼到健保點頭同意,去年12月1日起,國內晚期胃癌病人終於多了「救命藥」可用!抗癌名醫、成大醫院癌症中心主任顏家瑞直言「高興健保總算注意到這群...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冷颼颼,血庫更冷清!幾乎快見底。台灣血液基金會今(8)日最新統計亮起紅色警戒,全台各縣市當前的血液庫存全數偏低,其中又以台北、新竹的缺血狀況最為嚴重,以O型血、AB型血最慘,庫存量僅剩2.7天,各地捐血中心急呼熱心民眾快來挽袖捐血。 台灣血液基金會統計至今天上午為...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強寒流」來襲全台灣急凍,包括陽明山、太平山、拉拉山、合歡山等,由北到南,更是一夜白頭,下起雪來,氣溫驟降最叫人受不了,不少民眾為了抗寒自救,選擇各種方式保暖、取暖,但小至暖暖包、大到電熱毯,急診醫師提醒不當的NG行為,反而容易引發高、低溫燙傷,甚至釀成火警。 抗寒、...

閱讀詳情 »

中國武肺疫情捲土重來,昨天全國新增63起確診,創下半年來新高,而疫情最嚴重的河北省通報51起本土案例,境內的石家莊就佔了50例。目前河北多地已經進入戰時狀態,石家莊從昨天展開全面篩檢,當局也派出消毒大隊掃街。(民視新聞網 綜合報導) 【延伸閱讀】 快新聞/境外移入再+3! 指揮中心下午記者會說明 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