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手搖杯標示不含配料 含糖量誤差大消費者恐低估

你知道哪一杯手搖飲是熱量之王嗎?答案是「相思逗珍奶」,喝了1杯700C.C,熱量高達700大卡,等於1個便當。董氏基金會公布最新手搖杯熱量與標示調查,發現手搖杯「糖量標示」與實際狀況差很多,含糖量驚人,1杯就超過每天糖份攝取量上限。

 

國民健康署《國民飲食指標手冊》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添加糖是指在製造或製備食物時加入的糖或糖漿,不包括自然存在食物內的糖,如牛奶和水果。若以成人每日2000大卡算,添加糖所添加的熱量不得超過200大卡,大約是50公克的糖。

 

董氏基金會於108年1至3月至大台北地區22個常見連鎖手搖杯品牌、55間販售店面,調查169款品項熱量,結果發現,以1杯500ml計算,「蜂蜜檸檬蘆薈」含糖量為建議攝取量上限的1.7倍。

 

至於「相思逗珍奶」,因含有紅豆、珍珠,100CC熱量約100大卡,如喝了1杯熱量就超過700大卡。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含糖量或是熱量,幾乎很難從業者自主標示中看不出來實際現況。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指出,依據食品藥物管理署手搖杯標示規定,業者必須在店面明顯處註明飲料的全糖添加量和熱量,但標示卻不包含食材配料(例如,果漿、粉圓、紅豆等),以致於含配料飲料的實際糖量、熱量,與業者所標示的數值差距甚大。

 

以1杯540ml「紅豆珍珠鮮奶茶」全糖為例,實際含糖量約40g、熱量約373大卡,但業者標示糖量卻僅有18g、熱量54大卡,與實際數值分別相差2.2倍、6.9倍,雖然說明上指出不包含配料,但消費者仍然霧煞煞,不知自己到底吃了多少糖和熱量。

 

姚思遠解釋,關鍵在於食材配料,如果手搖飲料含有果漿、冬瓜露、粉圓、紅豆、綠豆等,在糖量和熱量的估計,就會出現明顯差距。食材配料除了糖之外,還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所帶來的熱量,與只有糖所帶來的熱量相比,相差的倍數更大。

 

此外,手搖杯屬於客製化,食材配料眾多,有些飲料難以從菜單上得知是否含配料,以檸檬冬瓜為例,若以法規來看檸檬和冬瓜皆屬於「配料」,因此得免標示,但該飲料並非不含糖,而是糖來自冬瓜糖磚,民眾容易誤解,以為兩者都是天然食材,熱量應該較低,其實不然。

 

姚思遠呼籲食藥署,應要求手搖杯業者完整如實地標示飲料含糖量及熱量,統一將食材配料的糖和熱量納入計算,讓消費者有選購手搖杯飲料判斷的依據,減少被誤導的風險。

相關推薦

來吧,說實話!你是不是也曾向你的牙醫騙過你多久刷牙?次數與刷牙時間皆有謊報過呢?不用擔心,你並不是唯一的一個。透過NPR美國牙周病學會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有37%的成年人承認這一點,此外,有46%的民眾表示,他們寧願做一些不愉快的行為活動,比如打掃廁所來底除掉每天使用傳統牙線清潔牙齒。但越來越多得證...

閱讀詳情 »

每年5、6月是俗稱的「梅雨季」,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每到了某一個季節,過敏性鼻炎就找上門,睡覺睡到一半,要不是咳醒,就是要起床擰鼻涕,白天精神不濟程度跟梅雨的陰天一樣令人沮喪。這種隨著氣候變化,病痛就會來報到的情況,稱為「氣象病」。 梅雨季不只會影響皮膚和呼吸道,還可能出現濕疹、關節肌肉疼痛、消化不...

閱讀詳情 »

睡前大家總覺得吃個東西暖暖胃,會睡得比較好,或是一躺下來就覺得肚子餓,這有可能是胃腸破洞了!根據流行病學的調查,大約每十人就有一位患過消化性潰瘍,盛行率是歐美國家的三倍以上,其中又以老年人最為嚴重。 高雄榮總胃腸科教授許秉毅醫師表示,成年人吃過晚餐,睡前卻餓到睡不著,通常是胃酸分泌過多導致,十二指腸...

閱讀詳情 »

鼻炎跟鼻竇炎有差別嗎?症狀是可以分得出來的嗎?賴盈達醫師鼻過敏是一種慢發炎,原因是因為一些外來抗原或過敏原,例如塵蟎、花粉或蟑螂。都會造成鼻子過敏的症狀,長期下來會有鼻塞、打噴嚏、鼻子癢和流鼻水等症狀。而過敏性鼻炎最明顯的症狀是清澈的鼻水、鼻塞、鼻子很癢與黑眼圈這四種症狀。   而所謂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