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手機藍光影響睡眠 專家建議應設睡眠模式

手機藍光影響睡眠 專家建議應設睡眠模式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你有失眠的毛病嗎?也許起因就是身旁的手機。一名倫敦兒科醫院專家表示,電子產品所釋放的藍光會阻礙人體分泌「褪黑色素」,令人難以入眠,破壞睡眠品質。建議手機製造商應設置手機睡眠模式,減少釋放干擾睡眠的藍光。
 
藍光抑制分泌褪黑激素影響睡眠
國內醫師曾提醒民眾,手機藍光會直射眼睛黃斑部位,若長時間刺激,將產生累積效應,嚴重恐失明。此外,太常盯著螢幕看,減少眨眼次數,很容易罹患乾眼症及結膜炎。加上手機、平板等電子商品,會散發出光譜中的藍色光、綠色光,這種特定波長的光會抑制大腦分泌褪黑色素,讓身體誤以為時間仍是白天,造成體內的生理時鐘大亂。

缺乏褪黑色素增加罹癌風險
英國伊芙琳娜兒童醫院教授格蘭格拉斯(Paul Gringras)表示,研究中顯示,電子產品的螢幕越來越大、釋放出的光源如藍光也越來越多。更重要的是,傍晚過後,阻礙人類身體釋出褪黑色素的荷爾蒙,會妨礙身體調節睡眠周期,長期缺乏褪黑色素亦會增加罹患抑鬱症,甚至是罹患癌症的風險。研究顯示,在晚上使用這些電子產品,至少會使人們延遲睡眠一小時。格蘭格拉斯表示,目前已有不少手機軟體或應用程式具備減低手機釋放藍光的功能。
 
手機製造商應設睡眠模式
格蘭格拉斯認為製造商有責任為手機設置睡眠模式,以紅光和黃光代替藍光和綠光,並降低光的強度,減少對人類身體的傷害。儘管,目前已經有一些手機應用程式具有減少藍綠光的功能。但是,為了保障人身健康,手機製造商應承擔更多相關責任,自動配備睡眠模式,減少藍光對消費者睡眠的干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229
喜歡本文,請按讚 手機藍光影響睡眠 專家建議應設睡眠模式 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選購包裝食品認明食品 GMP 微笑標章,是國人共同的回憶。然而幾次食安事件,導致食品GMP 認證體系公信力受到挑戰,遂於 2015年走入歷史並轉型為 TQF 驗證制度。 金車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室吳怡玲經理與台灣優良食品驗證制度一起成長 30 年,她以第一線食品業者角度,觀察這期間的發展沿革,並鼓勵協會...

閱讀詳情 »

食品詐欺(Food Fraud)近年來也是層出不窮的食品問題,只是很多消費者會把它與食安事件混為一談。 其實食品詐欺與食安事件本質上是不同的,因為食品詐欺一般來說沒有安全上的問題,而是一種不當謀取商業利益的手段,就是掛羊頭賣狗肉、拿低價品充當高價品賣。 只是雖然它不是食安問題,但不代表食品詐欺事件不...

閱讀詳情 »

對通路業者而言,進貨產品品質攸關商譽,也左右消費者信心,食品安全與品質好壞,更為許多通路業者所重視。 不過坊間食品種類繁多,相關廠商多不勝數,有責任感的通路業者常花大量資源,確保食品安全、品質無虞,此時TQF(Taiwan Quality Food)驗證的嚴格把關機制,便讓業者在嚴選優質食品時更有客...

閱讀詳情 »

你選的、吃的食品都安全嗎?食物從產地到嘴裡,得經過重重的程序,任何一個環節出了漏洞,食品安全或食品攙偽事件就會一演再演。事實上,面對食安最好的方法,民眾平時應該有意識地「選擇」,才能創造、建構食品的有效安全機制。 在談食品安全前我們先來認識什麼是「食品安全」,根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將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