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遲緩兒治療時點是關鍵 效果差10倍

遲緩兒治療時點是關鍵 效果差10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根據聯合國世衛組織(WHO)統計資料顯示,全世界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約有8%,以台北市來說,今年10月6歲以下的總人口數約有20萬人,推估約有1萬5363名兒童疑似有發展遲緩問題,但從2010年至今,在台北市接受評估鑑定的個案僅有2千多人,仍有許多孩子未被發現其發展問題。
擔心被貼標籤 家長不敢帶孩子治療
北市衛生局醫管處何叔安處長表示,除了家長「未發現」寶寶發展遲緩的問題之外,約有1成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寶寶自己管」,不同意政府單位介入協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職能治療組長黃俐貞就指出,拒絕政府單位介入的原因,除了是某些家庭可自行找到更好的資源之外,部分拒絕的原因是因擔心個資外流或孩子被「標籤化」、社會眼光不友善、不了解政府可提供的資源與協助,或是家中長輩反對等。
大隻雞慢啼 遲緩會自然好?
有些家長更有「大雞慢啼」的迷思,認為孩子遲緩的現象不必過度擔憂,長大自然就會好了,但何叔安處長指出,兒童發展遲緩的現象不會自然好,父母不積極治療反而錯過早療期!
治療時點是關鍵! 效果差10
黃俐貞組長就提醒,曾有研究指出,遲緩兒若是能在3歲之前接受1年的療育,勝過3歲之後才接受療育的10年成績。因此,相關資源的及早介入相當重要。她也提醒家長,若孩子有遲緩現象或其他異常的表現,建議要趕緊協助孩子進行發展評估,視需要提供孩子所需的服務、治療、療育或轉介到其他院所。
療育項目前三名為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物理治療,其中以接受職能治療服務的次數為最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早療團隊指出,家長可以營造「適合孩子學習、發展」的情境,將療育重點融入在日常活動中,讓孩子在生活作息中即能發展及學習各種能力技巧,改善發展問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233
喜歡本文,請按讚 遲緩兒治療時點是關鍵 效果差10倍 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我們都知道運動對健康的好處,但實際上願意起身運動的人卻不多,而想到運動,多半會想到跑步、游泳、登山等,其實重量訓練也是一種運動。健身這個名詞讓許多人認為是肌肉猛男、健美選手的專利,事實上,健身就是一種讓身體健康的方式,其中重量訓練則是透過阻力訓練來提升肌肉質量。動作需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日前舉辦「新聞媒體聯繫會議-媒體報導與自殺防治:網路與自殺」,探討如何預防網路自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李明濱理事長建議,媒體應正確報導自殺以免造成模仿效應,並透過教育公眾自殺危險訊號、標誌高風險族群並鼓勵接受治療、心情溫度計 App等方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上班頻跑20次廁所 職場新鮮人被誤認工作偷懶 24歲的冠廷(化名)是一名社會新鮮人,畢業後找到網路電商行銷專員工作。由於部門工作量龐大,加上主管要求嚴苛,工作不到一個月就感到沉重壓力,一天上班要跑20幾次廁所,還被主管誤認工作偷懶而被約談。最近家人發現冠廷下班後出現異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有糖尿病的李小姐為一名舞台表演者,五年前使用手機時,發現漸漸看不清楚手機上的字,檢查後,診斷出黃斑部病變,經治療後視力漸漸回到正常,也開始透過血糖控制,讓疾病穩定下來。新光醫院眼科醫師蔡孟儒表示,近年來民眾高度用眼比例大幅上升,眼睛長期接受光線慢性刺激,視網膜血管受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