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遲緩兒治療時點是關鍵 效果差10倍

遲緩兒治療時點是關鍵 效果差10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根據聯合國世衛組織(WHO)統計資料顯示,全世界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約有8%,以台北市來說,今年10月6歲以下的總人口數約有20萬人,推估約有1萬5363名兒童疑似有發展遲緩問題,但從2010年至今,在台北市接受評估鑑定的個案僅有2千多人,仍有許多孩子未被發現其發展問題。
擔心被貼標籤 家長不敢帶孩子治療
北市衛生局醫管處何叔安處長表示,除了家長「未發現」寶寶發展遲緩的問題之外,約有1成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寶寶自己管」,不同意政府單位介入協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職能治療組長黃俐貞就指出,拒絕政府單位介入的原因,除了是某些家庭可自行找到更好的資源之外,部分拒絕的原因是因擔心個資外流或孩子被「標籤化」、社會眼光不友善、不了解政府可提供的資源與協助,或是家中長輩反對等。
大隻雞慢啼 遲緩會自然好?
有些家長更有「大雞慢啼」的迷思,認為孩子遲緩的現象不必過度擔憂,長大自然就會好了,但何叔安處長指出,兒童發展遲緩的現象不會自然好,父母不積極治療反而錯過早療期!
治療時點是關鍵! 效果差10
黃俐貞組長就提醒,曾有研究指出,遲緩兒若是能在3歲之前接受1年的療育,勝過3歲之後才接受療育的10年成績。因此,相關資源的及早介入相當重要。她也提醒家長,若孩子有遲緩現象或其他異常的表現,建議要趕緊協助孩子進行發展評估,視需要提供孩子所需的服務、治療、療育或轉介到其他院所。
療育項目前三名為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物理治療,其中以接受職能治療服務的次數為最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早療團隊指出,家長可以營造「適合孩子學習、發展」的情境,將療育重點融入在日常活動中,讓孩子在生活作息中即能發展及學習各種能力技巧,改善發展問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233
喜歡本文,請按讚 遲緩兒治療時點是關鍵 效果差10倍 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常感到眼睛乾澀、紅眼甚至視力模糊等現象嗎?小心可能是乾眼症惹禍!隨著3C產品普及,過去多發生於老年人的乾眼症也逐漸有年輕化趨勢,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治醫師黃楚軒指出,當眼淚分泌結構其中一層功能受損時,就會使眼淚分泌不足因而引乾眼症,長期置之不理,不僅會引起慢性發炎,也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09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1,737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我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為3,964人,肝癌為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773人。依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肝癌為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4位,發生人數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各學校已陸續開學,相信有部分的家長會發現家中孩子在上學前開始抱怨肚子痛,或是在學校期間因為腸胃不適而進出保健室,可是下課回家之後,肚子好像就不痛了。收假症候群 壓力解除後症狀緩解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身心科衛教資料指出,面對連續假期之後的上班日或上課日,不論大人小孩,可能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