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遲緩兒治療時點是關鍵 效果差10倍

遲緩兒治療時點是關鍵 效果差10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根據聯合國世衛組織(WHO)統計資料顯示,全世界兒童發展遲緩的發生率約有8%,以台北市來說,今年10月6歲以下的總人口數約有20萬人,推估約有1萬5363名兒童疑似有發展遲緩問題,但從2010年至今,在台北市接受評估鑑定的個案僅有2千多人,仍有許多孩子未被發現其發展問題。
擔心被貼標籤 家長不敢帶孩子治療
北市衛生局醫管處何叔安處長表示,除了家長「未發現」寶寶發展遲緩的問題之外,約有1成的家長認為「自己的寶寶自己管」,不同意政府單位介入協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職能治療組長黃俐貞就指出,拒絕政府單位介入的原因,除了是某些家庭可自行找到更好的資源之外,部分拒絕的原因是因擔心個資外流或孩子被「標籤化」、社會眼光不友善、不了解政府可提供的資源與協助,或是家中長輩反對等。
大隻雞慢啼 遲緩會自然好?
有些家長更有「大雞慢啼」的迷思,認為孩子遲緩的現象不必過度擔憂,長大自然就會好了,但何叔安處長指出,兒童發展遲緩的現象不會自然好,父母不積極治療反而錯過早療期!
治療時點是關鍵! 效果差10
黃俐貞組長就提醒,曾有研究指出,遲緩兒若是能在3歲之前接受1年的療育,勝過3歲之後才接受療育的10年成績。因此,相關資源的及早介入相當重要。她也提醒家長,若孩子有遲緩現象或其他異常的表現,建議要趕緊協助孩子進行發展評估,視需要提供孩子所需的服務、治療、療育或轉介到其他院所。
療育項目前三名為職能治療、語言治療、物理治療,其中以接受職能治療服務的次數為最多,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兒童發展評估療育中心早療團隊指出,家長可以營造「適合孩子學習、發展」的情境,將療育重點融入在日常活動中,讓孩子在生活作息中即能發展及學習各種能力技巧,改善發展問題。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233
喜歡本文,請按讚 遲緩兒治療時點是關鍵 效果差10倍 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你會挑食嗎?其實有很多人都不喜歡吃「便當」,因為便當就像個百元福袋,打開除了白飯以外,可能會出現很多令人想逃避的食物如:冷凍三色豆、醃漬牛蒡絲、韭菜......等。但營養師指出,挑食的定義其實很模糊,有的人對某些食物是「不喜歡、盡可能不吃」,有的人是「某些食物打死不吃」。在網路上擁有高人氣的營養師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感染,我國建議12至17歲青少年接種BNT疫苗。而依據各國之監測數據,接種BNT疫苗後少數會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及心包膜炎病例,這些病例主要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亦有極少數個案發生於接種後2週至4週間。二劑的BNT疫苗胸悶 疑為急性心肌缺血...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北報導】隨著近視雷射科技的進步,民眾用近視雷射矯正視力的意願也隨之升高,而除了價格之外,恢復期與術後視力穩定度也是消費者所在意的。藝人安心亞接受SMILE近視雷射滿1年,近期開心分享視力還是穩定維持1.0、也沒有眼睛乾澀問題,引發消費者對於該近視雷射的好奇。 據統計,全台近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桃園報導】疫情燒進校園!桃園市新冠疫情延燒,桃園市長鄭文燦在17日上午召開記者會說明目前狀況。其中有4所學校的採檢結果出爐,匡列篩檢者皆為陰性。連日疫情出現零星確診個案,鄭文燦表示「每3天就傳1輪,患者從感染到有傳播力,不到3天,有需要在社區與家庭擴大採檢。」,在16日又傳出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