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防範網路自殺 自殺防治中心提解方

防範網路自殺 自殺防治中心提解方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暨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日前舉辦「新聞媒體聯繫會議-媒體報導與自殺防治:網路與自殺」,探討如何預防網路自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李明濱理事長建議,媒體應正確報導自殺以免造成模仿效應,並透過教育公眾自殺危險訊號、標誌高風險族群並鼓勵接受治療、心情溫度計 App等方式,加上各網路平台管理員的守門人角色,都能形成有效的保護因子。

網路與自殺相關 《自殺防治法》再努力

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2014年電話民調顯示,台灣15歲以上網路成癮(IAD)盛行率約1.9%,其中有33.6%在一生中曾經認真地想過要自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的網路成癮自願調查更顯示,網路成癮盛行率則高達10.6%,也發現網路成癮有年輕化、近期遭逢明顯心理困擾(失眠、憂鬱、自卑者)、近期或終生曾有自殺意念等。

對此,衛福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陳少卿簡任技正指出,《自殺防治法》已在今年6 月19 日公布,法制化後更能讓自殺防治上有所依據,不管是對政府或是地方執行單位,都有相當多的工作要執行。下階段目標是結合網路、傳播一起為自殺防治做努力。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委員吳玉琴補充,《自殺防治法》規範包括經費及人力,另外條文中也規定要成立 24 小時自殺防治專線,安心專線也將在7 月 1 日精簡成 1925,讓一般民眾更容易使用。因現在網路上可以搜尋到教導民眾,甚至是兒童自殺的內容,希望自殺防治法可以規範此類內容。

網路成癮族群 與自殺風險有關

李明濱提到,針對有憂鬱或焦慮的民眾,使用網路的狀況與自殺率上升之間有關。網路對於自殺的影響,包含傳遞自殺方法及美化自殺,也可能在網路上公開或私人的聊天室鼓勵自殺、提供自殺方法、相約自殺或網路霸凌等。

尤其青少年網路成癮的比例達6-10%,多關心此族群有助於早期發現其自殺風險。且日本研究發現,在推特發文表明自殺意念的人,與自殺風險有關,顯示現今網路社群軟體對於青少年心理健康潛在的影響。

網路與自殺防治策略 提升保護因子

李明濱建議,應以「全面性」「選擇性」「指標性」來防治網路自殺,如教育民眾自殺危險訊號、標誌高風險族群並鼓勵接受治療、透過心情溫度計App自我篩檢、同儕支持論壇、線上課程等服務獲得支持或治療。另外,網路平台管理員的守門人,都能形成有效的保護因子。

李明濱提醒,自殺防治法通過後,在網路上不得散布、播送或刊登有礙自殺防治的不當報導或訊息。呼籲民眾主動關心身旁親友,是否常盯著手機、電腦或平板,當停止或減少使用網路時感到生氣、焦慮及悲傷。這都有可能是網路成癮的特徵。若是於網路上發現網友要自殺時,請立即報警,交由警方處理,還可撥打安心專線 0800-788-995(1925)。

【延伸閱讀】首份泌尿健康調查出爐 5成中世代曾尿失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6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預防落髮有一套 董至成重現烏黑髮量資深藝人董至成過去飽受雄性禿掉髮困擾,一年前透過植髮機器人手術成功找回一頭濃密黑髮。最近忙碌的通告壓力,讓他相當擔心秀髮不保,經諮詢植髮醫師後,建議透過居家型「低能量雷射光療」帽,持續使用三個月後,頭髮不但沒變少,看起來依舊烏黑亮麗,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隨著年齡增長而冒出的白髮,是人們常見的煩惱之一,但若年紀輕輕就滿頭白髮,原因除了遺傳外,也可能是頭皮老化的明顯徵兆。細胞分子生物學家黃琇琴博士表示,造成頭皮老化的原因一般可區分為內在因素、外在因素兩大類,內在因素多為遺傳基因造成,外在因素如:營養是否攝取均衡、睡眠充足與...

閱讀詳情 »

小小堅果大大功效!堅果營養豐富,是男女老少皆宜的養生食物;但同時也因其高熱量,讓減重者為了避免卡路里爆表望而生畏!最新研究指出,堅果熱量雖然高,不過並非全部都會被人體吸收,以杏仁果來說,有近一半的脂肪並不會被人體吸收。所以,對於有意透過適度攝取堅果減重的人來說,無須過度擔憂。 英國研究:人體不會從堅...

閱讀詳情 »

幾乎人人都有發生過頭暈的情況!但一般來說,多數的頭暈表現多為輕微頭重腳輕、暈沉數秒,只要稍作休息或補充睡眠即可緩解。但中醫師提醒,如果民眾發現自身頭暈問題,是以天旋地轉、難以站立呈現,且甚至伴隨噁心、嘔吐、耳鳴等不適反應,就要當心可能是眩暈症纏身引起,應積極就醫處理較有保障。 眩暈症分2類 中樞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