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手腳麻走不動? 糖友小心血管阻塞

手腳麻走不動? 糖友小心血管阻塞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糖尿病在2017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第5名,隨著飲食跟生活型態改變,糖尿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是重要的現代文明病!烏日林新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吳典育表示,糖尿病患者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血管處於發炎狀態,造成血液循環不良,常出現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及神經病變。

血管阻塞初期症狀 下肢麻木疼痛、感覺異常

吳典育醫師說明,隨著年齡增加,動脈血管內壁都可能因膽固醇斑塊逐漸沉積,造成動脈管路內徑逐漸狹窄,發生在心臟表面的冠狀動脈便產生狹心症(心絞痛),發生在四肢周邊血管便稱為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

初期症狀會出現下肢麻木疼痛、感覺異常(對溫覺、痛覺、震動及關節感覺變差),可能伴隨肌肉無力、萎縮。若未加控制血糖,周邊血管疾病會持續惡化,從微血管進展到小血管甚至大血管。當周邊血管阻塞時,會出現間歇性跛行甚至無法行走,更可能缺血性下肢疼痛,以及紫紺、局部組織壞死。

從血糖及飲食控制 才能減少併發症發生

吳典育醫師表示,從治療周邊血管的角度,最重要的是從血糖及飲食來控制糖尿病病因,才能減少併發症的發生。一旦發生血管併發症,建議患者就醫接受治療,除了檢查嚴重程度,也會給予相關治療的藥物;如果良好的藥物治療下,仍有慢性長期傷口不癒、病危性肢體壞死等無法控制症狀,這時必須考慮手術治療,目前在治療糖尿病足有很好的保肢效果,也能大幅緩解肢體缺血性疼痛。

介入性治療的特點是微創、幾乎沒有傷口、恢復期短,但是要使傷口完善復原,除了幫助血管打通,還需要良好的感染控制、適當清創、補充營養,甚至復健運動的輔助。如果有這類問題的患者,建議可至心臟血管內科門診諮詢與評估。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延伸閱讀】一年進急診四次! 嚴重嗜酸性白血球氣喘惹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02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近期一位70多歲的男性,出現漸進性動作遲緩、走路不穩、左腳不聽使喚和記憶力衰退等症狀,家人認為是失智症,將病人送至醫院檢查。地區健康管理醫院院長蔡清標指出,患者透過腦部核磁共振〈MRI〉被檢查出,右腦運動區長出一顆4到5公分大的腦膜瘤,壓迫到運動區,形成相關症狀。提醒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60歲男性有腦中風、左側偏癱病史,近來更感到胸悶、呼吸急促因而就醫檢查,醫師確診為急性肺動脈栓塞所導致;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羅健洺指出,經由進行微創溶栓導管置入手術,且施打溶栓藥物後已逐漸紓緩,目前患者只需追蹤治療即可。急性肺動脈栓塞多發生在長期臥床、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熱潮紅、盜汗、脾氣煩躁等,這些是女性進入更年期常見的現象,一般使用荷爾蒙療法治療,能有效緩解症狀,但恐增加乳癌風險。藥師趙順榮建議,保持放鬆心情、多吃蔬果、少吃油炸食物,並食用DHEA保健食品,可改善更年期造成身體不適的症狀。 卵巢機能衰退 女性進入更年期台灣預防保健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騎車記得護眼!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許多民眾騎機車或單車時,未將安全帽擋風鏡蓋下或配戴防風鏡,沙塵、細砂容易吹入眼睛,甚至刮傷眼角膜,造成眼睛發癢、刺痛,嚴重恐角膜潰瘍影響視力。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治醫師林育葳表示,眼角膜暴露於空氣中,容易受到空氣的細菌、病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