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手術減重,控制飲食不復胖

減重蔚為風潮,近年不少人利用外科手術能達到瘦身目的,不過成大醫院營養師陳秋盈指出,手術後的營養照護更重要,適當的飲食控制,才能瘦得健康,不會留下後遺症
手術減重,控制飲食不復胖
‧重度肥胖可透過手術治療
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外科主治醫師李國鼎指出,一般輕度肥胖的人透過改變飲食、適當運動,即可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但重度肥胖(BMI>35)或病態性肥胖的患者若經保守治療仍無法有效減重,即可考慮施行外科手術,包括胃束帶手術、縮胃手術及胃繞道手術。

手術後的營養照護也不可輕忽,陳秋盈營養師指出,主要是減少食物對腸胃道的刺激、降低不適感,同時穩定地減重;1名24歲男學生術後,仍以煎炸食物搭配可樂為主食,出現胃食道逆流、嘔吐、腹瀉等症狀;另名41歲女子成功減重後,也出現疲倦、無力及腹瀉等症狀,經診斷是缺鐵性貧血,由於每種手術術後的腸胃道情況不同,因此必須長期追蹤患者的營養狀況。

‧手術後需逐步恢復飲食
陳營養師說,胃束帶手術是讓患者重新有個「小胃」,吃東西易有飽足感,術後可從清流質飲食(米湯、麥茶)進展為全流質飲食(濃湯式鹹粥),再進展為半流質(鹹粥、餛飩湯)或軟質飲食(饅頭、蒸魚),奶茶、奶昔、可可則是禁忌,不但熱量高而且沒有飽足感

‧選擇去皮雞腿等低油食物
縮胃手術則剩下2/5的胃,術後飲食也是從清流質、全流質飲食進展為半流質(鹹粥、餛飩湯),患者應避免進食太快、份量太多,否則會引起噁心、嘔吐,最好以小杯、小碗、小湯匙等器具幫助進食;胃繞道手術術後飲食也一樣,不過患者若吃了雞皮、雞翅、魚肚、五花肉、肉燥等油膩或油炸食物,會有油屁、油便問題,甚至引發長期慢性腹瀉,影響身體免疫力及生活品質,建議選擇去皮雞胸、雞腿、里肌肉、腰內肉、魚背肉等低油食物,即可減少排便次數

李國鼎醫師指出,減重手術後,若忽略攝取均衡營養,可能導致身體對維他命或礦物質的需求無法滿足,一旦連體內原有的「庫存」也用盡,營養素慢性缺乏等症狀將逐漸浮現,術後半年內可能復胖,副作用則可能在4~5年後才出現,即使花費更多時間與精力彌補,對身體的傷害已經造成了。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近日因為凱特王妃生完小孩就完美亮相,讓網路上掀起一番討論:真的有坐月子的必要嗎?? pic 這個匿名老公的發言引起了人夫跟人妻的一番論戰!! 那到底是不是有坐月子的必要呢?? 母親為了孕育生命付出很大,通常看到的只是她外在承受的部分,如變胖、變醜,很少人知道一位母親身體內在所承受的壓力。 孕婦擔負...

閱讀詳情 »

1.額頭長痘 原因:壓力大,脾氣差,造成心火和血液循環有問題 改善:早睡早起,多喝水 2.雙眉間長痘: 原因:胸悶,心律不整,心悸 改善:不要做太過激烈的運動,避免煙、酒、辛辣食品 3.鼻頭長痘: 原因:胃火過盛,消化系統異常 改善:少吃冰冷食物 4.鼻翼長痘: 原因:與卵巢機能或生殖系統有關 改...

閱讀詳情 »

年輕的女孩患有再生障礙性貧血,但是家人卻不願捐獻骨髓,面對隨時可能到來的死亡,小林並沒有責怪自己的親人,她覺得他們也有苦衷。 身心雙重打擊 親人的絕情讓她心痛。 爺爺說:“你死就好,不要來害我們一家人。 ”媽媽說:“你碰碰運氣吧,能吃藥還是盡量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