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手足爭吵會引發憂鬱與焦慮情緒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研究顯示,手足之間的爭吵,會引發憂鬱與焦慮情緒,從房間被侵犯,到公平爭議,都會導致;精神科醫師建議,家長應避免先入為主的判定誰對誰錯,要多傾聽,讓孩子互相溝通,訂定遊戲規則,以免孩子因為無助所可能導致的焦慮與憂鬱情緒。

家中孩子難免會爭吵,甚至長大成人,都有可能會發生;根據密蘇里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12至15歲的青少年,會因為個人空間、物品受到侵犯,而引發焦慮,而遭到不公平的對待,更是會造成憂鬱情緒。

衛生署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主任陳質采指出,兒童或青少年爭吵的原因通常不外乎「物權」與「先後」兩大問題,但爭吵其實也是一種溝通的方式,只是通常在爭吵過程中,常會陷入誰贏誰輸的狀況,因而引發更多情緒。

陳質采主任表示,甚至很多手足之間的爭吵,會偏離主題而忘了實質的溝通,讓爭吵最終以無效又無奈的方式結束;而在青少年時期,手足爭吵若加上父母的處理不當,所累積的無助感可能導致青少年的憂鬱情緒。

因此,陳質采提醒,各年齡層的孩子在意的事物不同,大家都是從生活經驗中學習,而不只是知道道理就能了解怎麼做;因此,父母不妨試著多傾聽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有機會表達心中想法,共同訂定尋找合適的規則和解決方式,並協助孩子履行這些約定,這才能讓爭吵成為學習整合不同意見的過程,而非僅止於爭論誰對誰錯。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兄弟姊妹的相處就像一個小型的社會,反而可以讓孩子們更快更早學習如何尊重、合作與輪流;而在手足爭吵中,父母的處理會自有一套模式,但重要的是,不要也加入太多自己的情緒。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33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0多歲的陳太太是一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因關節嚴重變形無法拿筷子夾菜,連開喇叭鎖都有困難,因為關節變形感到自卑,進而不敢出席婚宴等社交場合,也拒絕與親友聚餐,加上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影響,生活品質變差,心情也非常低落。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風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油炸、燒烤類美味食物讓人看了忍不住流口水,但吃進肚子裡也讓罹患大腸癌的風險大增。醫師表示,早期大腸癌可能在左側大腸有出血症狀,明顯可能會伴隨貧血;另外有兩成患者發現患病時,就已經出現了轉移。亞洲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江驊哲主任表示,以大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腎友隨著透析年資增加,許多併發症會慢慢浮現,體力也會跟著下降,加上主觀上及心理上認為自己是病人,無法進行正常人的運動,因此容易忽略運動對身體健康的助益。為此,台灣費森尤斯腎臟照護積極尋求適合腎友的運動模式,特別邀請陳氏太極第13代傳人,同...

閱讀詳情 »

為了促進腸道蠕動,順便提升代謝力,有助嗯嗯順暢,早餐吃優格是不錯的好點子。甚至連日本女星小天后西野加奈,都曾經分享吃優格幫助減肥的經驗。不過,網路上傳說,吃優格最好晚上吃,能使減重力大升級,是真的嗎?到底優格白天吃好?還是晚上吃比較好?來聽聽營養師怎麼說。 吃優格好處多:保護胃部、調節過敏等 優格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