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呼問題當天可以改善! 正壓呼吸器、止鼾牙套助好眠

打呼問題當天可以改善! 正壓呼吸器 止鼾牙套助好眠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誤認打呼很正常,小心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睡眠專科醫師同時也是牙醫師黃瀞儀表示,國人睡眠呼吸中止症比例相當高,尤其打呼是高風險族群,不只睡眠品質不佳,影響白天精神、注意力,長期缺氧更增心血管疾病風險,目前止鼾牙套、正壓呼吸器能迅速改善,若有睡眠不足、夜晚多夢、頻尿、打鼾、總是感到疲倦等問題,應儘快向睡眠醫師諮詢。

睡眠呼吸中止症 國內潛在健康隱憂

根據睡眠醫學學會指出,國內兩千三百萬人中,約有五百萬人有睡眠障礙問題,其中約一百萬人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卻不知道需要積極治療。黃瀞儀醫師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是睡覺時上呼吸道發生反覆性的塌陷,吸不到空氣使得血中氧氣濃度降低。主要依照睡眠呼吸中止指數(AHI)來判斷,只要每小時超過五次即代表異常,又依嚴重程度分為輕度(AHI為 5-15)、中度(AHI為 15-30)及重度(AHI大於30)。

打呼是高風險族群 長期缺氧增心血管疾病風險

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只覺得睡不飽,鼾聲如雷更會影響另一半。常見症狀分成白天和晚上,晚上睡覺時有大且不規律的打呼聲、被目睹呼吸中止、嗆到、驚醒伴隨大口喘氣、夜間盜汗、夜間頻尿、磨牙等症狀;白天有頭痛、口乾舌燥、注意力不集中、過度嗜睡等問題,如果白天精神打了折扣,不僅影響學業和工作,長期則會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中風等風險。


打呼問題當天可以改善! 正壓呼吸器 止鼾牙套助好眠

客製專屬睡眠利器 打呼問題當天改善

改善睡眠方式多元,也趨向個人化的治療選擇,針對睡眠障礙患者,有正壓呼吸器、止鼾牙套以及耳鼻喉科或上下顎骨手術等治療選擇。

其中正壓呼吸器和止鼾牙套屬於非侵入性治療,黃瀞儀醫師說明,止鼾牙套是睡覺時利用裝置把下顎往前帶,讓呼吸道側壁肌肉開展,使呼吸變得流通順暢。其優點是體積小、攜帶方便,非常適用於輕度和中度患者,效果立即可見,有些人在使用初期臉頰會痠或口水流得比較多,但通常一兩週內可適應。醫師分享,有一位工程師回診時開心表示,戴了止鼾牙套之後,晚上錄音,真的沒有聽到打呼聲了。

另外,針對睡眠呼吸中止指數為中重度者,正壓呼吸器是治療首選。黃瀞儀醫師解釋,原理是透過機器施加正壓力來防止上呼吸道的塌陷,只要配戴適合的鼻罩或面罩,有助大幅改善睡眠和打呼問題。不過醫師提醒,持續灌入的氣體壓力、加壓器聲音,並非每一位患者都可以立即適應。

黃瀞儀醫師說,正壓呼吸器沒有想像中這麼可怕,有些患者回去試用很快有效,一名52歲的先生罹患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體型肥胖,BMI大於25,長年睡眠品質不佳,所幸經醫師客製化調整後,以正壓呼吸器改善睡眠品質,終於一覺到天亮。有些非常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甚至還會同時配戴正壓呼吸器加止鼾牙套,可以幫助降低正壓呼吸器的壓力,戴起來更舒適。

諮詢睡眠相關醫師 定期回診調整

黃瀞儀醫師提醒,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需要跨科合作,牙醫師也可以幫忙!大多數患者以為打呼很正常而忽略,但大聲打呼是警訊應積極及早治療,多數患者在治療之後,睡眠品質都大幅改善,尤其佩戴止鼾牙套相當簡單,不過牙套佩戴久了可能會比較鬆,或是下顎前突的量需要調整,甚至極少數人咬合可能出現改變,所以仍需要定期回診追蹤。如果有睡眠不足、多夢、頻尿、總是感到疲倦、打鼾等問題,不論是胸腔科、牙科、耳鼻喉科、神經科、精神科等門診,應盡快找睡眠醫師諮詢。

【延伸閱讀】

病毒OUT如何提升免疫力? 醫:掌握良好睡眠是關鍵!

打呼的人當心!這疾病心肌梗塞機率高數十倍 台北市民能免費做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4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雖然台灣終於取得牛津AZ新冠疫苗11.7萬劑,將首先安排暴露風險最高醫事人員施打,但南韓持續傳出疑似接種疫苗後的死亡事件,媒體報導目前已有5例,其中1名20多歲有癲癇病史女性,接種疫苗後不到2天死亡。 今(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例行記者會中,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目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新增2名新冠境外移入個案,分別是奈及利亞50多歲男性(第960例),與菲律賓籍20多歲男性,雖然都持有核酸檢驗陰性報告入境,但都在台灣再次檢驗確診。 長期旅居台灣奈及利亞籍50多歲男性 回國奔喪染病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96...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福原愛與江宏傑驚傳婚變,不論台灣與日本都討論熱烈,原侷限娛樂版面,沒想到話題延燒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去(2020)年6月江宏傑代言「防疫新生活」活動,記者會場外原懸掛江宏傑宣傳海報,今日瞬間全數撤下。 昨(3)日指揮中心舉行例行記者會時,會場外仍然掛者江宏傑的「防...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引發口腔癌3大危險因子為檳榔、吸菸、喝酒,早期發現並治療,5年存活率達8成。高風險族群應定期篩檢,平日也可在刷牙時照鏡子自我檢查,如發現異常應盡速就醫。 62歲歌手陳昇在臉書貼文中提及「口腔有腫瘤,已立即做手術處理」,因而取消跨年演唱會,消息一出,令歌迷意外,也引發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