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打完疫苗耳鳴、聽力降? 醫師提醒「這類人」注射前先評估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大爆發,讓打疫苗的人潮又開始多了起來,但也有人在接種完疫苗後引發耳鳴?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黃俊豪近來就接連收治兩位民眾在打完新冠肺炎疫苗後出現不良反應,抱怨突然覺得耳朵嗡嗡、嘰嘰叫,還有頭暈、發脹,其中一人甚至有聽力下降現象;黃俊豪就建議,若曾在打疫苗後有神經痛、神經發炎或手腳麻、無力等情況,先請醫生進行評估再決定是否施打。

黃俊豪說,第一個來求診的是名58歲男性,在給予藥物服用3周之後,原本頭暈與脹的症狀改善許多,但耳鳴與聽力喪失的症狀只改善一半,目前仍持續治療中。

第二位病人則是63歲男性,頭暈、頭痛、失眠的症狀,經2周治療後獲得大幅改善,但耳鳴的症狀目前進步有限,仍持續針對症狀調整用藥。

黃俊豪指出,該名患者在檢查後確認輕度突發性耳聾,且排除為中耳發炎或是外傷造成,因此懷疑不良反應與施打疫苗有關。

黃俊豪說,在臨床上較常見突發性耳聾個案,約有8成肇禍於病毒性感染,還有一些人是因為慢性疾病,如血管硬化較嚴重、糖尿病或腎臟病的高年齡患者,因為血流不順而造成,少部分則是因為頭部外傷造成。而4月初,疫苗學家兼梅約診所疫苗研究小組主任Gregory M. Poland也呼籲該進一步研究COVID-19疫苗接種與聽力損失及其他聽覺疾病如耳鳴之間的關聯性。

疫苗到底該不該打?黃俊豪提醒,儘管打疫苗會產生一些副作用,但多為特異體質的人才會發生,發生率並不高,民眾不需要太過擔心。建議若曾在打疫苗後有神經痛、神經發炎,或是有手腳麻動或無力等情況者,打疫苗前先請醫生進行評估,再決定是否施打;另外,身體比較虛弱且有不舒服的狀況時,可選擇延後施打,一旦打疫苗後真的發生症狀,則要趕緊就醫接受治療。

照片來源:大林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陳時中鬆口「快篩陽=確診」5月中有望上路! 疫情炸鍋「現在我也不談選舉」

快篩陽性民眾爆量 大醫院快受不了!新設「快篩陽性視訊門診」分流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很多人聽說過生酮飲食。這些人或許周遭有家人、朋友、或同事靠著飲食方式改變,獲得某種程度的成果。但當他們決定實行生酮飲食法,卻常會被許許多多關於如何起步的觀點和意見嚇到。他們不過是想知道一開始該做什麼;這也是我們決定寫這本書主要的原因。我們想幫助人們一開始就做對。 「通往生酮生活幾個首要步驟」是基於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冬天穿再多還是手腳冰冷,吹到風就打噴嚏、吃冰冷食物就拉肚子,如果你也是「冷底」體質,有些日常保養可以這樣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趙品諭指出,日本學者研究發現,體溫下降1度,免疫力就減少30%,而想改善「冷底」,除了使用藥材與針灸外,冬天應早睡晚醒...

閱讀詳情 »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延燒,多國已開始施打保護效力高的美國輝瑞藥廠(Pfizer)與德國BNT共同研發的疫苗。衛福部長陳時中昨首度證實,我方向德國購買500萬劑BNT疫苗,都走到最後簽約階段,卻因中國介入生變,「有人就不希望台灣太高興」。路透社今報導指出,在陳時中抱怨疫苗採購受阻撓後,...

閱讀詳情 »

武漢肺炎疫情已經延燒一年,許多民眾也盼何時能解封出去玩。對於是否能盡快解封或是有其他做法,台大醫師黃立民今日指出,解封並不是完全沒有人感染才會解,而是要有人感染但不會太嚴重時候才能解封。他也表示,這都很難說,因為還要看病毒的變種速度,「是希望不要拖過今年」。有記者提問,由於全球的接種率越來越高,有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