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確診收嘸簡訊「健保系統的錯」? 健保快易通APP即起可直接回報了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確診人數爆量,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月1日起已改用「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疫調系統」,但仍有不少人抱怨確診卻沒收到簡訊,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把原因指向是健保系統抓不到最新的地址電話。健保署今(4)日趕緊出面澄清,強調目前PCR檢測結果為陽性的民眾,可直接在健保快易通APP內點選「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填寫相關的自主疫調資料並回傳系統。

黃珊珊是在臉書上指出,5月1日改為中央系統以後,回報到台北市的資料共計不到400筆,造成確診民眾對區級關懷中心及健康服務中的誤會與衝突;還說,原因是,PCR檢測是健保系統,法傳系統抓健保資料,可能抓到的是民眾很久很久以前留的資料而非最新的地址電話,所以根本沒有傳簡訊給確診者,造成確診者沒法主動回報,更無法通報密切接觸的同住家人是誰,當然沒辦法自動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我想,各地方政府現在都有一樣的痛苦經驗!」

健保署強調,配合「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政策,健保署的「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即日起也提供確診民眾登入回報管道。

健保署說,民眾在登入「健康存摺」後,於「COVID-19疫苗接種/病毒檢測結果」功能的「明細」頁籤,查看「PCR檢測結果」時,若是陽性個案,可直接點選「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連結,前往填寫資料,縮短接觸者資料的蒐集時效,達到快速掌握密切接觸者資訊、降低疫情擴散的目的。

健保署表示,疾管署的「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於5月1日起針對民眾採檢時或投保時所留存的手機號碼,發送手機簡訊,提供確診民眾專屬一次性網址連結,讓民眾自行填報同住者、公司或學校聯絡窗口等相關資料,即日起健康存摺與疾管署的「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也完成介接並上線,4月30日以後PCR檢測結果為陽性民眾,可直接在健康存摺內點選「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填寫相關的自主疫調資料並回傳系統,更為方便。

健保署長李伯璋說,截至今年4月底止,健保快易通APP已有多達1788萬人次下載,健康存摺目前亦有超過860萬民眾登入使用,這一次透過健康存摺與「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介接,讓民眾在查看PCR檢測結果的同時,若是陽性個案,可立即自主回報,已經簡化作業流程。

李伯璋指出,健康存摺還可授權眷屬管理,除了可看到家中長輩及小孩的各項健康資訊之外,萬一家中的長輩或小孩確診,民眾也可利用這個自主回報系統填寫疫調資料。

不過,健保署提醒,民眾在接受PCR檢驗時,務必留存正確的手機號碼,方便後續連繫。當民眾PCR檢驗結果出來後,從醫院端上傳檢驗結果到健康存摺,以及健保署將資料傳到疾管署的系統,由疾管署進行研判等作業,資料的串接時程約有3到6小時的落差,民眾若對填寫「COVID-19確診個案自主回報系統」有相關問題,可電洽1922或(02)7756-3970。

照片來源:翻攝自健保快易通APP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打完疫苗耳鳴、聽力降? 醫師提醒「這類人」注射前先評估

陳時中鬆口「快篩陽=確診」5月中有望上路! 疫情炸鍋「現在我也不談選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走路重心不穩,原來是腫瘤壓迫頸椎神經。一名十九歲沈同學,因罹患第二型多發性神經纖維瘤,一年前開始出現走路身體無法平衡及手部無力的症狀,到台北慈濟醫院檢查後發現是神經纖維瘤壓迫頸椎神經所致,若不切除恐有致命危險。最後是以開刀方式摘除兩顆腫瘤,現在症狀已消除,並恢復正常生活。不過該名病患脊椎還長有十多顆...

閱讀詳情 »

掌控睡眠有三種節律,若將這三種節律實際運用在生活行動中,可以推演出三個方便實行的三個法則喔!起床四小時內見光,六小時後閉目養神,十一小時後重整姿勢。將這個大原則簡化成五分鐘就能完成的行動,並分別用在不同的時段,這就是接下來本書要介紹的「三個法則」。 第三章將介紹早晨五分鐘─光的法則,是藉由光照,使褪...

閱讀詳情 »

翻來覆去睡不著,偏偏肚子又咕咕叫,這時吃些含有鎂、鉀、色氨酸及褪黑激素的水果吧!既能止飢,還能幫助睡眠喔!睡前肚子咕咕叫,怎麼也睡不著,乾脆起床喝杯牛奶或吃些水果吧!研究發現,酸櫻桃及覆盆子含有褪黑激素,是促進睡眠的最佳食物;而香蕉含有豐富的鎂、鉀及色氨酸等營養成分,助眠效果也不錯哦!【更多精采內容...

閱讀詳情 »

有失眠困擾的人,家裡不妨準備一罐燕麥片,不說不知道,原來睡前吃燕麥片,也可以幫助睡覺耶…早餐吃燕麥片,既營養又有飽足感,成為許多人的健康早餐新選擇,不過國泰醫院張斯蘭營養師說,有研究發現,燕麥片不僅可以當早餐,也是助眠好食品,由於燕麥含有鉀、磷、鈣和鎂等營養成分,睡前吃碗燕麥片,讓您一夜好眠喔!【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