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打疫苗後腋下腫大是血栓or腫瘤? 醫提「警覺症狀」:女比男更危險

打疫苗後腋下腫大是血栓or腫瘤? 醫提「警覺症狀」:女比男更危險

48歲黃小姐於右臂施打新冠肺炎疫苗後覺得右腋下腫腫卡卡的,再仔細一摸,不只是腋下的淋巴結腫大,連右乳也有腫塊的感覺,她想起疫苗可能產生血栓的副作用,於是就醫檢查,沒想到不是打疫苗引起血栓或淋巴結腫大,第三期的乳癌併腋下淋巴結轉移,乳房腫瘤5公分,淋巴結腫瘤3.2公分,推估腫瘤至少已有數個月之久,只是平時沒注意,並非打疫苗引起。

打疫苗淋巴結腫大 5%女性會出現

衛福部彰化醫院乳房外科醫師李忠懷表示,淋巴結是免疫系統,打任何疫苗都有可能出現腫脹情況,國外研究,COVID-19疫苗確實會造成一些接種者腋下淋巴結腫大,約有5%的女性打完疫苗後,會出現這種症狀。

打疫苗後腋下腫大是血栓or腫瘤? 醫提「警覺症狀」:女比男更危險

淋巴結腫大為正常反應 數週內會消失

 

李忠懷說,若出現淋巴結腫大,通常疫苗打右臂者,會出現在右腋下,打左臂者出現在左腋下。這種淋巴結腫大的反應是正常的,通常幾週內會消失,而且其形態和正常淋巴結差異不大,頂多是整體變大,但如果是惡性腫瘤轉移的淋巴結皮質會增厚,超音波檢查就看得出來。

打疫苗後腋下腫大是血栓or腫瘤? 醫提「警覺症狀」:女比男更危險

施打疫苗身體出現腫大 應盡快就醫

另有一起個案是第1次施打新冠肺炎疫苗於右手臂的51歲劉姓男子,幾天後右手背上出現2顆腫塊,因稍微疼痛而就醫,確診腫塊為手背一條表淺靜脈被兩個血栓完全塞住,經手術摘除,並通報疾管署,該名患者在第2次時改施打另一廠牌新冠疫苗已無大礙,目前門診持續追蹤中。

李忠懷強調,如果施打疫苗後不只是淋巴結腫大,還有身體其他地方腫大,如上述個案的乳房及手背,就一定要趕快就醫,有可能是其他病因或血栓反應。

延伸閱讀:
·打疫苗先服止痛藥恐讓肝臟白受傷! 藥師揭「服用時機、最大劑量」
·打完莫德納、BNT嚴重掉髮? 感染權威揭「關鍵原因」

加入常春月刊[email protected]好友,即享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中天電視全新9點線健康醫療綜藝節目《金牌大健諜》開播後收視屢創佳績,為答謝觀眾朋友支持,主持人曾國城今(24日)選在聖誕節前夕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參加節目見面會,和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體重管理中心醫師張博智、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婦產科主任唐逢翔、七賢高美泌尿科診所院長鄭斌睿等來賓,一同討論現代人最關心...

閱讀詳情 »

孩子喜歡跑跳,跌倒受傷在所難免,若皮膚出現傷口時,該選用哪種敷料較好呢?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提醒,基本來說,可依照傷口滲液的嚴重度來選擇不同敷料,若是輕微或中度的受傷,可自行清理傷口並以敷料保護患處,若是傷口範圍大、程度深、傷口髒、止血不易等情況,則建議盡快就診請醫師處置為佳。  當皮膚出現傷口時,該...

閱讀詳情 »

咬到冰的、喝到熱的,牙齒就酸軟無力,到底是為什麼呢?敏感性牙齒是因為牙齒對什麼東西過敏嗎?柏登牙醫院長黃斌洋醫師說明,敏感性牙齒與一般長聽到的過敏症狀無關,其實是因為牙本質外露,以致牙小管受到冷熱刺激所產生的不適感受,建議可向牙科醫師諮詢改善方法。  健康的牙齒是非常堅固的,由外而內分別為琺瑯質、牙...

閱讀詳情 »

卡介苗接種後,嬰兒手臂皮膚上會出現紅色小結節,應此須特別留意傷口照護!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提醒,接種後家長應留意傷口癒合狀況,若出現局部膿瘍、腫脹等狀況時,應積極諮詢小兒科或感染專科醫師評估。  正常來說,卡介苗接種1至2週後,在注射部位會出現一個小紅結節,之後會逐漸變大,傷口可能會有輕微的搔癢、疼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