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疫苗降低重症及死亡 是否可以避免後遺症發生?

打疫苗降低重症及死亡 是否可以避免後遺症發生?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COVID-19已在國外肆虐一年多,許多統計也發現,有三至四成的患者即使在痊癒之後,也會產生嚴重程度不一的後遺症。《自然》期刊(Nature)指出,如呼吸困難、肺纖維化、肺功能衰退等後遺症,發生機率就與重症程度有關,但腦部、心臟、腎臟、血液、內分泌系統等,就不一定和疾病嚴重程度相關。不過施打疫苗因為可以降低重症機率,理論上的確也可以降低後遺症發生的機率。

後遺症主要為重症併發 預防重症也可避免後遺症

臺北榮總新竹分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邱浩睿分享,根據美國CDC 2021年最新的研究,對於65歲以上的重症高風險族群,有完整注射兩劑莫德納以及輝瑞疫苗者,在第二劑打完滿兩週,其中94%的人可以避免進展到住院、重症;只有打一劑的人則降到64%。完整的疫苗注射應該也可以預防感染新冠肺炎後續的後遺症以及死亡。

根據 《刺胳針》雜誌(Lancet)其中的研究,完整注射兩劑AZ疫苗,可以有70.4%的機率不被感染,只打一劑則降到64.1%,只打一劑有80%機會可預防死亡。邱浩睿醫師指出,因為後遺症主要是重症併發,例如肺部受到病毒嚴重感染,造成呼吸困難、咳嗽、肺功能衰退等,而施打疫苗以預防重症,理論上也可預防後遺症。

施打疫苗後的不良事件 需嚴謹科學評估是否相關

有許多新聞報導注射疫苗後的死亡以及副作用,但其實之間是否具有關聯性,需要嚴謹的科學分析。邱浩睿醫師提到,要評估死亡的原因是否直接與疫苗有關,應該跟全台灣人口在沒有施打疫苗時,一般各個年齡層的死亡率作交叉比對,才能夠更客觀、更清楚。

而指揮中心也提出過數據,表示目前疫苗接種後死亡的案件,與往年各年齡層死亡數分析,目前並未觀察到有大於期望值的情況。換言之,目前死亡率與往年並無異常。

施打疫苗利大於弊 使生活恢復軌道

有部分人可能被媒體渲染造成恐慌,不過邱浩睿醫師表示,綜觀各方面,整體而言施打疫苗的益處遠遠超過害處,且民眾也不可能一輩子都在家裡,跟外人沒有任何接觸。而打完疫苗也不代表不會感染,該作的防疫措施還是要作,疫苗只是能有效的預防重症與死亡。

疫情之下不代表什麼事都不能做了,他建議可以抓住機會,打個電話、聯絡一下家人、朋友,把以前沒空做的事情補一補,作好個人防疫措施、盡快施打疫苗才能使生活能夠慢慢上軌道 。

【延伸閱讀】

疫情來襲,心房顫動病友護心七大招

試管嬰兒補助新上路 各式疑問醫次搞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台灣職業女性忙碌忽略健康,高達3成屬於年輕型乳癌,其中3成更面臨復發或轉移風險!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暨北榮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醫師鼓勵,晚期復發或轉移性乳癌,藉由精準化治療可延長生命,提升生活品質。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黃淑芳理事長表示,乳癌病友面對復發時,應鼓...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北市三峽持續傳出登革熱個案,今(13)日疾管署公布新增登革熱病例,個案居住在三峽區嘉添里,目前無法確認是否與五寮里群聚有關,個案3次就醫才確診,同住2名家人已安排採檢;另外疾管署提醒,頭痛與肌肉關節疼痛,是登革熱典型症狀,最好不要自行買止痛藥舒緩,小心加重登革出血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相隔8個月中國大陸新冠境外移入再現!今(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新增1名新冠境外移入病例,個案是1名本國籍40多歲男性(第530例),10月11日從中國大陸回國,曾經有類似感冒症狀,機場立即採檢今日確診,目前住院隔離治療中,上次出現中國大陸境外移入個案,則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12)日台灣東洋藥品召開記者會,宣布取得德國BioNTech新冠疫苗台灣代理權,預計明年第1季可以取得1,000萬劑疫苗,提供500萬人施打。今(1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由於BioNTech新冠疫苗需在攝氏負70度保存,冷藏與室溫保存時間有限,施打發配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