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時間久坐肩頸緊繃? 中醫「小扁針」有效治療

長時間久坐肩頸緊繃? 中醫「小扁針」有效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5歲鄭先生,長期低頭滑手機使用電腦,數年前開始頸部僵硬,抬頭及低頭困難,頸部肌肉壓痛,連帶肩關節也緊繃,屈伸活動受限,時常頭暈頭痛,晚上難入眠,也睡得不安穩,導致白天疲累不堪而影響正常生活,就醫發現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沾黏,經每週施以一次小扁針療法,搭配服用舒筋活絡的科學中藥,三週後肩頸部緊繃痠痛明顯改善

生活型態緊繃  中醫屬於勞損

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骨傷科主任任東輝指出,這種因長期生活緊張、姿勢不良和氣血筋骨活動失調而引起的慢性頑固性痠痛,在中醫屬於勞損的範圍。當人體因為長期姿勢不良,過度使用肌肉,或者因扭拉傷、跌倒撞傷,以致於人體各處肌肉韌帶損傷,造成急、慢性發炎,導致微細血管及組織液滲出。

當人體來不及將這些液體吸收回去時,就會造成局部的軟組織沾黏,這些沾黏的地方,就會因為氣血阻塞不通而痠痛,嚴重時則會造成關節活動困難,如:五十肩、網球肘、下背痛、膝關節炎等。

小針刀治療法  疏通氣血關節

任東輝主任解釋,小針刀鬆解術就是直接鬆解沾黏處,疏通氣血,恢復關節運動功能,但需注意,如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者、懷孕或是凝血功能不全等民眾,需由醫師評估是否適合小針刀療法;小扁針(又叫小針刀)是將一般針灸針的針尖改為寬度0.45mm的扁形刀刃,融合「針」與「刀」兩者特色及優點,利用手法於特定部位進行軟組織的鬆解和治療。

衛生福利部認定安全有效 這些症狀可治療

衛生福利部所認定小針刀是有效且安全的治療方法。任東輝主任指出,可以治療坐骨神經痛、腰痠背痛、手腳麻木、膏肓痛、五十肩、網球肘、高爾夫球肘、關節炎、各種筋骨痠痛新傷、舊傷、西醫建議開刀治療或長期治療但效果不佳之痠痛,皆可做小針刀鬆解術。

【延伸閱讀】

疫情來襲,心房顫動病友護心七大招

試管嬰兒補助新上路 各式疑問醫次搞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66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四十多歲的W先生平時從事勞動工作,在COVID-19疫情中仍不斷貢獻自己的勞動力,讓台灣的基礎建設持續運轉,平日的工作總會帶來些許的身體痠痛,但經過休息後多半能緩解。不料最近一個月左上臂、前臂至手掌持續出現麻痛症狀,症狀不分日夜困擾著W先生,甚至嚴重影響夜間睡眠。核磁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9歲的張小姐是一位動物保育照護員,因長期配戴乳膠手套及雙手反覆清洗與消毒,而長出如小水泡的疹子且搔癢難耐,搔抓破裂後會消失,但皮膚會變乾、脫皮,經過皮膚科醫師診斷為汗皰疹。塗抹類固醇藥膏症狀會緩解,但兩個月來還是反覆發作,因而求診中醫,經治療三個月,脫皮、癢的症狀已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手爸媽總是會替小寶貝們拍照記錄日常,但一對父母替6月大男嬰拍照時發現,其頭部經常向左稍微傾斜,起初以為只是慣性動作,直到狀況越來越明顯且臉型左右不對稱,赴醫檢查後確診為「先天肌肉性斜頸」。嬰兒斜頸症狀  多是原發疾病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吳欣頤表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外交部前部長歐鴻鍊、棒球教練王光輝、作家金庸、藝人安鈞璨等不少名人逝世原因皆是因為「肝臟病變」!事實上,若肝臟長期發炎且置之不理,就可能落入肝病變3部曲,患有肝炎的病患很容易惡化為肝硬化,再嚴重一點則可能發展成肝癌。而肝癌,早已是國人10大癌症死亡率長年排名前3的元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