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常斜頸而頭歪? 醫授3招治先天肌肉性斜頸

寶寶常斜頸而頭歪? 醫授3招治先天肌肉性斜頸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手爸媽總是會替小寶貝們拍照記錄日常,但一對父母替6月大男嬰拍照時發現,其頭部經常向左稍微傾斜,起初以為只是慣性動作,直到狀況越來越明顯且臉型左右不對稱,赴醫檢查後確診為「先天肌肉性斜頸」。

嬰兒斜頸症狀  多是原發疾病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吳欣頤表示,嬰兒斜頸排除腦部損傷導致的斜頸外,大多數先天性斜頸是良性的胸鎖乳突肌肉緊張造成,成因包括生產過程中,寶寶頸部軟組織遭壓迫,肌肉靜脈回流受阻,導致肌肉的變化或纖維化,造成患側緊縮,或者胎兒在母親肚子中的姿勢、雙胞胎長期子宮內擁擠環境,都可能造成原發性的肌肉緊張變短。

男性發生比例高 右側斜頸最常見

吳欣頤醫師介紹,流行病學分布男性比例高一點,其中右側斜頸比例較高,診察時會以超音波檢查胸鎖乳突肌鎖骨端、胸骨端下端肌肉是否增厚或纖維化等病變,若確診會安排小兒復健療程或教導居家復健,如未改善,則可用護頸矯正,若復健一年後,肌肉仍明顯緊繃、兩側角度明顯差異(患側頭部轉動小於30度)、臉部明顯不對稱、明顯摸到硬塊等,則會轉介外科進行手術治療。

多做居家復健  3方法可牽拉

若家中有斜頸娃,吳欣頤醫師提供可利用寶寶吃飯前空檔,進行牽拉居家復健作法,以右斜頸為例:

 一、仰姿:寶寶仰躺,家長一手固定寶寶右肩,一手放置頭後,讓右邊的耳朵離開右邊肩膀,或是讓寶寶仰躺於床上,頭轉向右側、右耳貼床,用聲音或色彩鮮艷的玩具在右側誘導寶寶,維持10秒再放鬆休息,重複10次。

二、趴姿:當寶寶可用手肘微微撐床的時候,家長在右側放置玩具或聲音,主動誘導寶寶視線朝右側看;寶寶趴睡時往左側趴睡,讓右耳朵朝上,側轉90度拉長右邊肌肉。

三、抱姿:將寶寶抱起時可讓患側朝下,順勢牽拉縮短的肌肉。

先天性的斜頸  復健治療會好

吳欣頤醫師分享,根據文獻,先天性斜頸嬰兒在一個月大內,建議開始接受復健治療,約98%在1個月半即可恢復正常角度;一個月後開始復健,則需要接受至少6個月復健時間;六個月後才開始復健,則需要長達9-10個月的復健,故及早發現就醫,並接受治療,就能盡快讓寶寶的成長回到正軌。

【延伸閱讀】

躁鬱症為什麼要持續治療? 為了避免復發傷腦

三高沒顧好,心臟會跟著受傷?!心腎潛藏的「微」險關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7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本店暖暖包已售完」寒流一波接一波,許多保暖小物大缺貨,美式大賣場暖暖包才上架,民眾瘋搶秒殺,高雄榮總家庭醫學部高齡醫學中心主任周明岳建議,買不到市售暖暖包的民眾也可以自製DIY紅豆暖暖包,反覆微波加熱,環保又實用。 周明岳表示,先以毛巾或毯子製作出口袋狀的袋子,將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本土新冠疫情蠢蠢欲動,加上部立桃園醫院群聚事件爆發,疫苗是否能如期到台提供高風險族群施打,讓許多人相當關心。中央流行疫情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在今(20)日記者會面對詢問說,500萬劑廠商疫苗採購簽約確定延期。 日前陳時中層對外說,指揮中心取得約2,000萬劑新冠疫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當冷氣團席捲全台,雖然氣溫降低,但台灣火鍋店的生意是逐漸升溫,不少企業在此時選擇進入火鍋市場,希望能撈到火鍋商機,曾有統計指出火鍋1年的商機高達300億元,可見台灣人十分愛吃鍋。 除了遍地的連鎖火鍋店,超市量販店業者不但瞄準湯底、火鍋料、即時料理包市場,更紛紛開起火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群聚個案院外生活足跡,有關第863例、第864例、第865例一家人,除昨(19)日發布「桃園南門市場」與「摩斯漢堡(桃捷A7店)」外,中心流行指揮中心再公布,3人分別前往「廣德海鮮餐廳」、「一品金湯豆漿王」、「麥當勞(桃園三民)」;指揮中心陳時中建議,民眾外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