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寶常斜頸而頭歪? 醫授3招治先天肌肉性斜頸

寶寶常斜頸而頭歪? 醫授3招治先天肌肉性斜頸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手爸媽總是會替小寶貝們拍照記錄日常,但一對父母替6月大男嬰拍照時發現,其頭部經常向左稍微傾斜,起初以為只是慣性動作,直到狀況越來越明顯且臉型左右不對稱,赴醫檢查後確診為「先天肌肉性斜頸」。

嬰兒斜頸症狀  多是原發疾病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吳欣頤表示,嬰兒斜頸排除腦部損傷導致的斜頸外,大多數先天性斜頸是良性的胸鎖乳突肌肉緊張造成,成因包括生產過程中,寶寶頸部軟組織遭壓迫,肌肉靜脈回流受阻,導致肌肉的變化或纖維化,造成患側緊縮,或者胎兒在母親肚子中的姿勢、雙胞胎長期子宮內擁擠環境,都可能造成原發性的肌肉緊張變短。

男性發生比例高 右側斜頸最常見

吳欣頤醫師介紹,流行病學分布男性比例高一點,其中右側斜頸比例較高,診察時會以超音波檢查胸鎖乳突肌鎖骨端、胸骨端下端肌肉是否增厚或纖維化等病變,若確診會安排小兒復健療程或教導居家復健,如未改善,則可用護頸矯正,若復健一年後,肌肉仍明顯緊繃、兩側角度明顯差異(患側頭部轉動小於30度)、臉部明顯不對稱、明顯摸到硬塊等,則會轉介外科進行手術治療。

多做居家復健  3方法可牽拉

若家中有斜頸娃,吳欣頤醫師提供可利用寶寶吃飯前空檔,進行牽拉居家復健作法,以右斜頸為例:

 一、仰姿:寶寶仰躺,家長一手固定寶寶右肩,一手放置頭後,讓右邊的耳朵離開右邊肩膀,或是讓寶寶仰躺於床上,頭轉向右側、右耳貼床,用聲音或色彩鮮艷的玩具在右側誘導寶寶,維持10秒再放鬆休息,重複10次。

二、趴姿:當寶寶可用手肘微微撐床的時候,家長在右側放置玩具或聲音,主動誘導寶寶視線朝右側看;寶寶趴睡時往左側趴睡,讓右耳朵朝上,側轉90度拉長右邊肌肉。

三、抱姿:將寶寶抱起時可讓患側朝下,順勢牽拉縮短的肌肉。

先天性的斜頸  復健治療會好

吳欣頤醫師分享,根據文獻,先天性斜頸嬰兒在一個月大內,建議開始接受復健治療,約98%在1個月半即可恢復正常角度;一個月後開始復健,則需要接受至少6個月復健時間;六個月後才開始復健,則需要長達9-10個月的復健,故及早發現就醫,並接受治療,就能盡快讓寶寶的成長回到正軌。

【延伸閱讀】

躁鬱症為什麼要持續治療? 為了避免復發傷腦

三高沒顧好,心臟會跟著受傷?!心腎潛藏的「微」險關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7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31歲男性因慢性咳嗽接受身體健康檢查,胸部X光顯示其右上肺尖處有白影,經胸腔病院做痰液培養確診為非結核分枝桿菌感染,並開始接受抗生素治療。在近1年的藥物治療後,病人的右上肺葉病灶仍持續存在,甚至產生空洞化,因此轉診至成大胸腔外科評估是否需要手術介入。術後恢復良好 5...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國健署2013年統計資料顯示,40歲以上女性,約有20%的人最近一年內有無法控制小便的情形,其中約80%是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或腹部用力的時候發生,但只有18%的婦女有尋求治療。由於國人較為傳統保守,尿失禁的婦女中,大部分會選擇隱忍,以為是年紀到了就會發生的症狀,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腎臟和血壓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腎臟負責過濾血液中的雜質,以維持體液和電解質的平衡,同時也能調節血壓,但很多腎臟疾病的患者會發生高血壓的共病,而增高的血壓又會進一步導致腎病加重,究竟兩者間有什麼因果關係?而多吃降血壓藥,會不會導致腎臟負擔又更為沉重呢?血壓、腎臟關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許多女性因為工作與家務忙碌等問題,加上排斥痛感度高的乳房攝影檢查,總會拒絕定期篩檢;然而,預防乳癌,除了乳房攝影檢查可敏銳偵測早期乳癌的微鈣化點之外,醫師並建議,除了定期到醫院篩檢,日常「地毯式搜索」的自我檢查,也能讓女性遠離乳癌的威脅。儀器搭配自我檢查 乳癌防治雙管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