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羞於啟齒! 更年期婦女擺脫尿失禁有這三招

羞於啟齒! 更年期婦女擺脫尿失禁有這三招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國健署2013年統計資料顯示,40歲以上女性,約有20%的人最近一年內有無法控制小便的情形,其中約80%是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或腹部用力的時候發生,但只有18%的婦女有尋求治療。由於國人較為傳統保守,尿失禁的婦女中,大部分會選擇隱忍,以為是年紀到了就會發生的症狀,導致個人身心不適,嚴重甚至影響人際社交。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在溫馨五月提醒婦女朋友,尿失禁是可以治療的,及早尋求泌尿科或婦產科協助,勇敢揮別尿失禁的困擾。

膀胱支撐組織退化 更年期容易尿失禁

有位55歲陳女士,已停經3年,最近出現頻尿情形,晚上也睡不好,每當咳嗽、打噴嚏、大笑或運動時,尿液都會不自主的漏出,讓她非常困擾。更年期婦女因為女性荷爾蒙逐漸減少,支撐膀胱前壁與尿道的結締組織逐漸退化,造成骨盆腔脫垂與尿失禁,此外經歷過懷孕生產或骨盆腔大手術的婦女也都可能發生。

更年期婦女常見的尿失禁類型有三種,第一名是應力性尿失禁,也就是腹部用力就會發生漏尿的情形;其次是急迫型尿失禁,當有尿意還來不及到廁所就發生漏尿的情形;混合型尿失禁則是指上述兩種狀況同時出現。

擺脫尿失禁有3招 更年期婦女重拾自信

國民健康署提供3招,幫助婦女擺脫尿失禁的困擾,提升生活品質:

第1招:生活規律與均衡飲食,避免不良習慣

維持正常的體重及排便習慣,避免導致腹部壓力的習慣,如避免穿著過緊的衣服、過度運動、用力及憋尿。

第2招:建立適當的飲水及排尿習慣

建議每小時飲用100-150cc,或是4小時不超過600cc,每天的喝水量最好達到1500-2000cc。養成定期排尿的習慣,白天約2小時上廁所1次,一天約8-10次。夜間喝水不宜過量,以免影響睡眠品質。

第3招:凱格爾運動及尋求專業治療

由於尿失禁大多是骨盆腔、尿道、膀胱的肌肉及韌帶退化萎縮所引起的,可藉著持續進行凱格爾運動,強化整體骨盆腔底肌肉的強度,也可以尋求專科醫師治療解決尿失禁的困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79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男性朋友看過來,你的「小弟弟」有多久沒有吹「起床號」了?泌尿科醫師指出,男性不舉是不同疾病的綜合表現,而且不舉也是慢性病,50歲以上的不舉男性,大約7成是輕度;其實,若是發現有不舉現象,應該及早接受治療,可免疾病惡化。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煜表示,男性會不舉的原因很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產生過敏,主要是因身體受到外來物的侵入時,因為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而導致,又分為吸入性過敏及食入性過敏兩種;屏東基督教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醫師黃聖榮指出,若民眾有類似的過敏症狀出現時,應盡快就醫檢查,找出過敏原,才能對症下藥。醫師黃聖榮進一步說明,吸入性過敏主要是指存於空氣中的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當出現肌腱、韌帶或滑囊等局部發炎時,除了可服消炎止痛藥或復健等方式治療,也可透過在發炎處局部注射藥物的方式,有效紓緩疼痛;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蔡文山指出,針對深層的病灶進行局部注射,目前已有超音波影像導引的新技術,由於可提高準確度,使得止痛效果更好。局部藥物注射能減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六十多歲的張媽媽最近覺得自己變矮了,進一步就醫檢查,才知道原來是骨質疏鬆所導致;醫師提醒,骨質疏鬆很容易造成骨折,除了要接受治療外,也應多攝取鈣質以及多到戶外運動曬太陽,而且更要小心避免跌倒!   根據統計,全台約有160萬人有骨質疏鬆症的問題,而其中約有95萬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