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氣泡水比正常飲用水更健康或更不健康?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鍾藝 編譯

天氣開始逐漸回暖,在炎熱的日子裡來上一瓶冰鎮的氣泡水,別提有多爽口了。如果看氣泡水的成分,你會發現它零卡路里,零糖份,零其他添加物,看上去對人體絕對無害。除此以外,氣泡水還具有抑制食慾、消除便秘、阻斷糖類與脂肪的吸收、中和身體中的酸性等多種作用,所以很多年輕人都將氣泡水視為健康飲品,大力追捧。

而另一邊,與消費者的簇擁熱情形成反差的是醫生們的「小威脅」:氣泡水會侵蝕牙齒,影響骨骼的發育,影響胃健康,間接減少飲水量,諸如此類。雖然就目前來看,有關氣泡水會危害人體健康的證據並不確鑿,但這些紛繁複雜的各界意見還是難免會讓大家摸不到頭腦:到底該不該喝氣泡水呢?

氣泡水比正常飲用水更健康或更不健康?

影響正常的水分攝取?

關於氣泡水是否能如普通水一樣為人體提供足夠水分,科學界有兩種不同的聲音。從理論上講,氣泡水中的氣泡會讓人在飲用後有明顯飽腹感,這種感覺類似於消化不良,進而會導致人們減少對水分的攝取。一項運動醫學研究發現,如果人們運動後飲用氣泡水,身體水合作用會降低。然而另一項研究卻得出結論:使用氣泡水製造機的家庭中,孩子可以更好的補充水分。

侵蝕骨骼和牙齒?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明確並不是所有水裡有泡的都能叫作氣泡水。真正的氣泡水最重要的屬性之一是「天然」。天然的氣泡水,必須是直接來自大自然,水從被發掘出來的時候就是冒泡的。這種純天然的氣泡水難尋,所以越來越多的氣泡水品牌開始往天然礦泉水裡打氣。這種在人為因素影響下誕生的氣泡水也進了氣泡水隊伍,稱為「人工氣泡水」。

那麼,氣泡水是否真的會侵蝕骨骼和牙齒呢?好消息是,不論對於哪種氣泡水,都沒有絕對證據表明飲用氣泡水對人體鈣含量有不良影響。2006年的一項研究針對老年婦女做了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天喝含糖汽水的女性其骨密度略低於不喝含糖蘇打水女性,而喝無糖氣泡水的女性其骨密度沒有出現任何下降。

在牙齒損害方面,如果是人工氣泡水,那就確實會侵蝕牙齒琺琅質(牙齒琺琅質是牙齒堅硬的外表面)。人工氣泡水是水和二氧化碳的複合產品,酸鹼度大多在3-4之間。酸鹼度對牙齒有很大影響,科學界普遍認為pH低於5.5的飲料會對牙釉質造成腐蝕作用。另外,一些帶有檸檬或葡萄柚風味的人工氣泡水中還會含有少量檸檬酸,這會加大氣泡水對牙齒的腐蝕性。

氣泡水一直都位於「喝水鄙視鏈」的最頂端,意味著高端、大氣、上檔次。受到電視植入廣告的影響,越來越多的白領也會在冰箱裡備著一排排氣泡水,似乎喝氣泡水成了一種高端生活方式的標配。不管有多高大上,瞭解氣泡水對身體健康的影響還是必要的。根據自己的身體體質選擇合適的「飲水源」,這比什麼都重要。

 

延伸閱讀:

是否需要當心瓶裝水中的塑料微粒嗎?

純水存在麼?

喝水,對抗流感的最佳武器

你每天需要喝多少水?

 

Reference :

Is Sparkling Water As Healthy As Regular Water?

相關推薦

【記者 陳顗哲/台北 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表示,捷克政府於7月26日宣布捐贈我國3萬劑COVID-19疫苗,經捷克衛生部與我國駐捷克代表處之通力合作安排,已於臺北時間8月27日凌晨自布拉格機場啟運,預計8月29日下午抵達桃園國際機場。該批Moderna疫苗抵臺後,將於完成通關程序...

閱讀詳情 »

隨著疫情升溫,國人健康意識更加抬頭,Google搜尋中,與「健康」相關的搜尋量年成長達25%,可見民眾對健康資訊的渴求。TVBS《健康2.0》為全台討論度最高的健康節目,近年積極運用數位工具發展各種內容,更與Google合作推出線上新形態廣告服務。日前 Google舉辦健康產業年度高峰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肆虐下,國內出現「疫」外傷害!國健署調查分析發現,去年國人家庭二手菸暴露率上升至27.1%,增幅超過2成,儼然成為威脅家人健康的一大警訊,背後原因就是許多人擔心違反傳染病防制法不敢脫口罩在室外吸菸,常常為了菸癮躲在自家陽台吸菸。 根據國健署2016年至2018...

閱讀詳情 »

報新聞記者鄒志中/台中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洪明奇院士投入乳癌抑控基因研究表現出類拔萃,是國際知名的癌症基因科學家,對人類的健康促進與癌症治療有卓越貢獻;為奠定台灣世界科學的領導地位,2021年洪明奇院士成為榮獲科技部「學術攻頂研究計畫」唯一新獲此項補助的學者,每年補助研究經費高達一千五百萬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