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情宅在家莫名眼中風… 壯男一眼近乎失明竟是「坐」出來的!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躲疫情,前一陣子多數人只能宅在家,竟有人因此坐出眼中風,近乎失明!國內門診近期就收治一名青壯年男性,就醫時已經有嚴重視網膜中心動脈阻塞,近乎單眼失明,眼科醫師提醒,眼中風患者多數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史,血栓形成的主因就是長時間久坐導致血液循環不良,要民眾每坐30分鐘一定要起身多活動。

事實上,疫情不僅改變民眾的生活、工作模式,書田診所眼科主任廖昶斌觀察,近幾個月門診更進一步發現,有些患者竟因擔心染疫,不敢求診或延遲回診時間,導致眼部疾病症狀加重。

宅在家,視力一有變化,更要小心!廖昶斌舉俗稱眼中風的視網膜血管阻塞為例,病例近來稍有增加,大多屬較不嚴重的靜脈血管阻塞;且眼壓的控制對青光眼患者也很重要,一旦停藥使眼壓升高,恐不知不覺造成視神經功能惡化,導致視野越來越小,視力越來越模糊,可能造成視神經永久受損無法挽回的遺憾。

廖昶斌說,疫情衍生出來的惡視力現象,不只大人,連孩童的近視比率也在上升,主因一樣是線上課趨勢、長時間近距離使用3C產品等,容易在短時間內度數飆升。他建議,家長應與醫師討論使用適合孩童的治療方式,如散瞳劑、角膜塑型片或配戴控制近視的眼鏡來減緩度數的上升,並調整線上學習的環境,將電腦接上電視螢幕,拉長與眼睛的距離,幫助緩解眼睛疲勞的問題。

廖昶斌提醒,疫情之下慢性病患者切勿自行停藥,可透過視訊門診或做好個人防護定期回診,防疫宅在家容易長時間接觸3C產品,平日記得30分鐘就要站起來活動,讓眼睛看遠方,一旦出現視力模糊、眼睛不適等情形,建議尋求專科醫師診斷,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照片來源:書田診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18歲開始洗腎 她打破「懷孕率僅2.4%」魔咒!換腎順產雙胞胎

混打族11月就等得到「AZ+BNT、莫德納」 莊人祥曝正做最後精算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疫情指揮中心今召開記者會說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最新疫情,列席的教育部長潘文忠被問及境外生入境計畫之進度,他指出,教育部呈報後已在2月1日獲指揮中心核定,並明確規範境外生須完成居家檢疫、採檢陰性才能離開檢疫場所,待教育部與衛生機關作完善配套後,近期就會通知各校可開放入境申請。先前教育部估...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桃園醫院想要恢復正常運作,最重要的得看「清零計畫」的全面篩檢結果,而「清零計畫」今(3)日正式啟動,上午已經開始針對全院接近2100多位的員工進行PCR檢測,連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王必勝也在第一批採檢名單中,王必勝強調今日進度順利,好消息是,原本預估要進行3天的大篩...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防疫出色表現,再登上國際頂尖醫學期刊!台北醫學大學主持的一項國際研究就發現,台灣2020年的標準化死亡率,特別是「肺炎」和「流感」死亡率,不僅未因新冠肺炎國際疫情升溫而增加,甚至還顯著低於歷史預測值,再次證明台灣推動的非藥物措施和大規模行為改變,可以成功抑制疫情擴...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春節假期「人流管制」方案出爐了!出門先看清楚。交通部觀光局今(3)日宣布,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同意,為減少連續假期旅遊景區群聚效應,將針對所轄13個國家風景區及25家觀光遊樂業實施總量管制、預警分流遊客及防疫措施。 今年農曆春節連續假期(2月10日至2月16日)預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