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疫情宅在家莫名眼中風… 壯男一眼近乎失明竟是「坐」出來的!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躲疫情,前一陣子多數人只能宅在家,竟有人因此坐出眼中風,近乎失明!國內門診近期就收治一名青壯年男性,就醫時已經有嚴重視網膜中心動脈阻塞,近乎單眼失明,眼科醫師提醒,眼中風患者多數有高血壓等慢性病史,血栓形成的主因就是長時間久坐導致血液循環不良,要民眾每坐30分鐘一定要起身多活動。

事實上,疫情不僅改變民眾的生活、工作模式,書田診所眼科主任廖昶斌觀察,近幾個月門診更進一步發現,有些患者竟因擔心染疫,不敢求診或延遲回診時間,導致眼部疾病症狀加重。

宅在家,視力一有變化,更要小心!廖昶斌舉俗稱眼中風的視網膜血管阻塞為例,病例近來稍有增加,大多屬較不嚴重的靜脈血管阻塞;且眼壓的控制對青光眼患者也很重要,一旦停藥使眼壓升高,恐不知不覺造成視神經功能惡化,導致視野越來越小,視力越來越模糊,可能造成視神經永久受損無法挽回的遺憾。

廖昶斌說,疫情衍生出來的惡視力現象,不只大人,連孩童的近視比率也在上升,主因一樣是線上課趨勢、長時間近距離使用3C產品等,容易在短時間內度數飆升。他建議,家長應與醫師討論使用適合孩童的治療方式,如散瞳劑、角膜塑型片或配戴控制近視的眼鏡來減緩度數的上升,並調整線上學習的環境,將電腦接上電視螢幕,拉長與眼睛的距離,幫助緩解眼睛疲勞的問題。

廖昶斌提醒,疫情之下慢性病患者切勿自行停藥,可透過視訊門診或做好個人防護定期回診,防疫宅在家容易長時間接觸3C產品,平日記得30分鐘就要站起來活動,讓眼睛看遠方,一旦出現視力模糊、眼睛不適等情形,建議尋求專科醫師診斷,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照片來源:書田診所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18歲開始洗腎 她打破「懷孕率僅2.4%」魔咒!換腎順產雙胞胎

混打族11月就等得到「AZ+BNT、莫德納」 莊人祥曝正做最後精算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指揮中心昨晚(1月16日)10點宣布的案852護理師,在1月10日曾和案838染疫醫師接觸,一採陰性,1月14日出現症狀,隔天到診所就醫發燒,再到原醫院2採才確診,目前共匡列院內及社區接觸者,進行疫調,藥局、診所、同住家人,採檢結果都是陰性,而感染源頭就是從案812延伸出來,才會釀成這起醫院群聚感染...

閱讀詳情 »

北部醫院群聚感染事件持續擴大!今天(1月17日)再公布新增一名確診案例,是院內一名30多歲的男醫師,編號案856,目前研判是和案838醫師討論病情時染疫,問題是,這名醫師還有到院外上課,共有380名院外的接觸者被匡列,其中採檢76人密切接觸者,有74人都是陰性,另外兩人還在採檢中。又是本土案例,同樣...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嚴峻,北部某醫院爆發院內感染,昨天又有一名護理師確診,曾與染疫醫師一同工作長達1小時。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天表示,國內新增1名本土確診個案(案856)、3例境外移入漁工,新增的確診個案為案838染疫醫師的接觸者。陳時中昨晚宣布北部醫院爆發...

閱讀詳情 »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嚴峻,北部某醫院發生群聚感染,其中案839的護理師是某科大在職生。指揮中心日前公布其在校接觸者43人,39名同學與4名老師採檢結果皆為陰性。指揮官陳時中今再公布校園擴大採檢結果,匡列的76人都採檢完畢,74人為陰性、有2人尚待檢驗結果出爐,另指揮中心也對與案839...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