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濕熱體質易好發汗皰疹! 4大飲食方式恐加重病況

濕熱體質易好發汗皰疹! 4大飲食方式恐加重病況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9歲的張小姐是一位動物保育照護員,因長期配戴乳膠手套及雙手反覆清洗與消毒,而長出如小水泡的疹子且搔癢難耐,搔抓破裂後會消失,但皮膚會變乾、脫皮,經過皮膚科醫師診斷為汗皰疹。塗抹類固醇藥膏症狀會緩解,但兩個月來還是反覆發作,因而求診中醫,經治療三個月,脫皮、癢的症狀已得到緩解,汗皰疹也無發作。

汗皰疹與過敏體質有關 水皰、搔癢為常見症狀

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周怡貝醫師表示,汗皰疹與過敏體質有關,每當壓力過大、溫濕度變化劇烈,或經常接觸清潔劑,就會容易誘發汗皰疹。常見手指手掌或腳底長出小水皰,水皰附近奇癢,破裂後容易發炎,形成濕疹性皮膚炎。

中醫治療汗皰疹 急性期「濕熱」論治

周怡貝醫師說,中醫多從「濕熱」論治,急性期選用清熱化濕止癢的藥物,例如苦參、蒼朮、蟬蛻、牛蒡子、荊芥、防風等;慢性期則是選用調理脾胃的藥物,使脾胃可以吸收、代謝體內水分,減緩水分淤積皮膚表面形成汗皰疹。

此外,在手掌比較乾燥、龜裂的部位,則搭配紫雲膏塗抹,滋潤並修復肌膚,促進傷口癒合。

預防汗皰疹 規律生活、調節壓力是關鍵

汗皰疹的預防與保養,周怡貝醫師分享,除了藥物控制外,日常生活中要盡量減少碰觸任何可能會刺激皮膚的物品,也可適時使用護手霜、凡士林或是紫雲膏等來保濕滋潤患部;在急性發作時,飲食要盡量避免刺激性,如烤、炸、辣或酒類,以免加重體內濕熱。

然而,汗皰疹也與情緒壓力有關,適度釋放壓力,保持心情愉悅,是預防汗皰疹的方法之一。

【延伸閱讀】

腳癢難受抓不停! 皮膚科醫師教你辨別「香港腳&汗皰疹」

汗皰疹癢個不停 少食誘發的「禁忌食物」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79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統計,國內罹患C型肝炎患者約有40至60萬人,但其中僅有14%接受治療,還有半數根本不自知。醫師指出,C肝病患可能演變成肝硬化,最快30年內罹患肝癌。慢性C型肝炎 容易肝硬化、肝癌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肝膽胃腸科系主治醫師簡榮南指出,感染急性C型肝炎,8成會轉變成慢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柯欣妤報導)有位慢飛天使陳小弟於出生後第2天,就被診斷為「腦性麻痺」,但因為家長對早療的重視,及醫院介入早期療育,包含職能治療、物理治療及語言治療,陳小弟從1歲出院,至今每週仍由奶奶陪同到院療育。今年9歲的他,是國小二年級學生,不但融入社會團體中,能夠發揮潛能,還可以和一般孩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為響應今年「世界腎臟病日」主題「腎臟疾病與婦女健康」,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將舉辦「婦女愛腎活 健康齊步走」健走活動,透過ㄧ系列健走、大型趣味宣導活動、行動醫院二階看報告腎臟病衛教諮詢、護腎健康講座、臉書直撥及電臺廣播等活動,希望能喚起大眾對腎臟病議題的關注。「婦女愛腎活」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早上起床噴嚏打不停,能停下來時卻又鼻塞或鼻水流不停,忽冷忽熱的天氣讓許多人的過敏特別嚴重。台北市一名國中三年級的男學生原本就有過敏體質,壓力一大還會合併蕁麻疹發作,全身發癢夜晚也睡不好,嚴重影響白天學習專注力與體力;中醫診所台北院區副院長吳依凡中醫師說明,以中醫觀點,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