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打疫苗預防癌症不是不可能 北榮與生技業者共同研發

只要打疫苗,就可以預防,甚至治療癌症,這絕非天方夜譚。臺北榮總腫瘤醫學團隊歷經10多年研究,發現可抑制癌細胞生長的關鍵蛋白質,動物實驗發現,對肺癌、結腸癌、膽管癌、黑色素細胞瘤等癌症,均有抑制效果。未來將透過產學合作,研發癌症疫苗,進行臨床研究。

「癌症治療仍是一場很難打贏的戰爭」臺北榮總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藍耿立指出,癌症藥物日益進步,從傳統的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到20多年前標靶藥物,以及最近幾年的免疫療法,但療效受限於基因差異,加上抗藥性、昂貴藥價,抗癌仍是一段艱辛漫長的之路。

近年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新藥陸續問世,細胞治療研究正夯,越來越多臨床研究證實,如果激發人體內在免疫系統,就能攻擊腫瘤細胞,這在許多晚期癌友身上出現良好效果,有效延長存活期。

藍耿立指出,經多年研究,在免疫細胞找到可抑制癌細胞的關鍵蛋白質,動物實驗發現,透過此關鍵蛋白質可增強小鼠的免疫機制,能抑制腫瘤生長速度約5至9成,並在肺癌、結腸癌、膽管癌、黑色素細胞瘤有具體成效。

臺北榮總表示,這項治療性癌症疫苗技術得來不易,由北榮、陽明大學執行科技部「生技醫藥國家型計畫」,加上北榮院內計畫,歷經多年才獲得研究成果,陸續取得美國、台灣、中國大陸等專利。

眾多病友對免疫治療抱持著很大的希望,這開啟了癌症治療的另一種新潮流,全球生技醫療產業更是紛紛投入其他類型免疫治療,例如:細胞激素療法、溶瘤病毒、癌症疫苗等研發。其中癌症疫苗不僅可以用來預防健康人罹患癌症,也可以透過加強體內的免疫反應來治療癌症,可以說是全球癌症免疫治療研發的熱門重點項目。

根據Coherent Market Insights報告,2018年全球癌症免疫治療藥物的市場為567億美元,這些藥物包括:抗體藥物、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細胞激素療法、癌症疫苗等,應用於非小細胞肺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乳癌等多種癌症的治療。預估2026年將成長至1,727億美元,複合年成長率高達14.9%。

目前除了許多生技公司以癌症免疫治療為主要研發領域,包括Bristol-Myers Squibb、Celgene、Eisai、Gilead、GlaxoSmithKline、Merck KGaA、Merck & Co.、Pfizer、Roche等10多家國際大藥廠也都看好癌症免疫治療市場,積極投入相關研發。

在癌症疫苗研發上,北榮與陽明團隊已有不少成果,並能技術轉移給民間企業,結合更多產官學界的力量,一起推動治療性癌症疫苗的研發,希望成功創造出一項台灣新藥。

藍耿立指出,癌症免疫治療是當前癌症治療的重要突破,但藥價昂貴,絕非一般人所能負擔。這項癌症疫苗如能順利問世,將可大幅降低生產成本,造福更多癌友。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境外移入個案一口氣多2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8)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案940、941分別自菲律賓及馬來西亞入境,一女是移工、一男來台工作,值得注意的是,馬來西亞籍30多歲男性入境後迄今無症狀,是檢疫期滿後被公司要求自費採檢才確診。 中央...

閱讀詳情 »

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首度證實,我方向德國購買500萬劑BNT疫苗走到最後簽約階段,卻因中國介入生變;路透社今報導指出,德國BNT發布聲明回應「會提供疫苗給台灣」。陳時中下午於疫情記者會上表示,「我們當然歡迎」, 他對BNT願協助世界終結疫情、展現人道醫療情操,表達感謝與感佩,希望能與BNT排...

閱讀詳情 »

為何要吃植物肉? 很多人會提出這個疑問,就是都吃素了為什麼還要吃假的肉?更何況植物肉屬於高度加工食品,吃了應該會造成身體不少的負擔吧? 不過想要告訴大家的是,這些植物肉不見得不好,因為不管是味道、口感、甚至營養價值,其實都是可以跟真的肉相互比較的。我們都是葷轉素,老實說剛轉素的時候,真的會非常想念肉...

閱讀詳情 »

「植物肉讓我們有了不一樣的選擇」— 《植物肉百搭料理》小野 曾經有個朋友問我:『既然都決定吃素了,為什麼還要吃什麼植物肉呢?』 當時我簡單的回答他:『吃植物肉一方面不會傷害到動物,另一方面又能夠吃到肉的口感,這樣不是很棒嗎?』而後他又問:『你這樣不就沒有真心想吃素,還是會想吃肉不是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