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打破「過年=流行高峰」規律 冬季流感預估遲到1月初才進流行期

▲今年冬季流感流行期目前預估將晚報到。(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年農曆春節期間一向是國人感染冬季流感的高峰,但今年這種規律性將被打破,疾管署今(8)日表示,受到聖嬰年的氣候影響,今年夏季流感已經遲到2個月才進入流行,連帶的冬季流感疫情依現有資料預估,亦會延遲來報到,有可能1月初或更晚才開始進入冬季流感的流行期。

夏季流感疫情遲至現在才接近尾聲,根據疾管署最新監測資料,上周國內類流感門急診總就診達7萬4698人次,較前一周下降6.2%,已經近2周呈下降且低於流行閾值。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往年經驗,冬季流感的高峰普遍會落在農曆春節期間,但目前預估今年的冬季流感疫情腳步會晚上許多,可能直到1月初或更晚的時間點才會正式進入冬季流感的流行期。

這項消息對今年防疫無疑是好消息,因為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延遲整整1個月才公布疫苗選株結果,導致全球流感疫苗供貨大延遲,國內的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時程被迫成為史上最晚開打的一次,11月15日才開打第一波,如果疫情也晚報到,整體防疫就不致有太大波動影響。

羅一鈞提醒,儘管國內流感疫情趨緩,但近期氣溫變化大,民眾仍須做好衛生好習慣,保持手部清潔,落實勤洗手,有呼吸道症狀時應配戴口罩;打噴嚏時應用面紙或手帕遮住口鼻,或用衣袖代替;與他人交談時,儘可能保持1公尺以上之距離。出現類流感症狀,應配戴口罩,落實生病在家休息,減少病毒傳播的機會。

尤其,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高風險慢性病人及孕婦等,皆是流感的高風險群,應格外留意自身健康狀況,如有類流感症狀,或出現呼吸困難、發紺、意識改變等流感重症危險徵兆,請儘速至醫院就醫接受治療,以降低重症及死亡的風險。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 酸 SOP 或從 graviola【刺果番荔枝】,樹的果實是一個神奇的自然癌細胞殺手,比化療強10000倍。為什麼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因為一些大公司要賺大錢,花了多年的研究,試圖出售它的合成版本。所以,既然你知道了,它現在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讓他知道,或只是喝一些酸味的 SOP汁作...

閱讀詳情 »

翻拍微信下同 李冰冰在澳大利亞高燒16天,當地醫生無法給她退燒,她最終選擇回國治療。回國後診斷為化膿性扁桃體炎,住院輸液大量抗生素加退燒藥,高燒開始得到了緩慢控制。很多人的感想都會和李冰冰發的微博一樣,中國的醫療水平比國外的先進。這種觀念絕對是錯的,背後隱藏的真相令整個中國感到恐懼。 國內的醫院和...

閱讀詳情 »

動脈血管中出現血栓或者膽固醇堆積,會造成血流的阻斷,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如果只是吃藥,療效會比較慢,直接用儀器解決見效最快了。  下面這個小小的儀器,可以深入血管中,利用抽真空的方式移除動脈內的血栓。清除動脈血栓(視頻截圖)而對於膽固醇粥樣斑塊,要使用另一種複雜一點的儀器,醫生可以通過微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