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破糖尿病治療迷思! 提早補充胰島素有效降併發症

打破糖尿病治療迷思! 提早補充胰島素有效降併發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胰島素沒有想像中可怕!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表示,糖尿病雖不至於立刻致命,但慢性併發症不容小覷,過去許多糖友因便利性不足與錯誤迷思,延誤胰島素治療時機,導致血糖控制無法達標;糖尿病衛教學會常務理事蔡世澤醫師指出,近來有更多符合人性的胰島素紛紛問世,鼓勵糖友勇敢選擇胰島素治療。

糖尿病病友逐年增加 邁向高齡化趨勢

台灣糖尿病人口在2019年已逾230萬,幾乎每十人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儼然成為國人健康最大隱憂之一,近十年內比例大幅增加且有高齡化的趨勢,65歲以上佔總糖尿病人口50%,40~65歲佔糖尿病人口的45%,糖尿病佔經濟花費第二名,僅次於洗腎花費,國家經濟負擔不可小覷。

打破治療迷思 提早預防共病危機

臨床研究證實,對於糖化血色素超過8.5%的患者,及早補充體內胰島素以穩定控制血糖,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不過,蔡世澤提到,部分糖友對於胰島素仍存有誤解,例如誤解使用胰島素治療代表症狀加重,或日常生活不便,因而拒絕及時使用胰島素治療,導致控糖無法達標。

新型胰島素使用便利 幫助糖友恢復治療信心

蔡世澤表示,胰島素發明至今不斷進步,早期的治療穩定血糖的時間僅能持續16-18小時,現在已有超過24小時穩定控糖的長效胰島素,像是「全日加值型胰島素」突破過去治療困境,可同時控制空腹及餐後血糖,讓糖友彈性選擇補充時間,並有效降低夜間低血糖風險,使用上讓更安全有保障,醫師在治療上也能更加順手、達到優化血糖控制的目標。

百年研發不間斷 胰島素堪稱經典藥物 

明年適逢胰島素發明第一百年,不僅證實胰島素治療是有效且不可取代的治療方式,且能透過長效、穩定、更便利的方式,提供糖友們更友善安全的治療新選擇,蔡世澤鼓勵,希望未來有更多病友勇敢選擇胰島素治療,期望藉此增加糖友的接受度,黃建寧呼籲,糖友可以依據需求與必要性,共同擬定最適合的治療方式,一起控糖達標。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84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本土病例新增4名個案都在新北市;媒體報導8月24日台北市將開放住宿式長照探視,但中央沒有給出指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周三會公布討論結果。 ▲8月23日新冠肺炎新增個案狀況。(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陳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73歲羅先生因胸痛且合併後背痛及冒冷汗至長安醫院心臟科就醫,因為症狀像極了主動脈剝離,於是緊急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掃瞄結果顯示導致羅先生胸痛的原因竟然是總膽管結石,轉由肝膽腸胃科蔡松茂醫師會同余承儒主任進行手術取出結石,病人的症狀立即得到改善。 上腹痛、發燒、黃疸 為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乳癌、婦科癌症、攝護腺癌的治療,如:手術、放療、藥物治療等,都可能會影響到伴侶之間的親密關係-尤其是「性生活」。而伴侶之間的親密關係一旦受到影響,恐會不利於癌症的長期治療支持,其中癌症治療後常見的親密關係問題:乳癌、婦科癌症:性慾降低、陰道濕潤度降低、陰道變小、性交疼痛。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本土疫情穩定,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COVID-19加強監測方案」,首次採用捐血人血清抗體陽性盛行率調查,預計抽樣5,000個檢體,預計2.5個月會有結果,例外,社區監測、汙水、機場、進口食品也都加強。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針對4至7月台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