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甩油已成為全民運動。許多先天帶有肥胖基因的人常自嘲「減肥好難、連喝水也會胖」,不過,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國家衛生研究院的1項研究發現,即使帶有肥胖基因,也可多透過慢跑、爬山、散步、做瑜珈,或跳土風舞、國際標準舞來降低基因的影響,研究刊登於《科學公共圖書館遺傳學》(PLOS Genetics)。
肥胖是由先天遺傳及後天生活形態造成,遺傳率預估4至7成,台大公衛所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林莞俞表示,肥胖可說全球性健康議題,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代謝症候群等風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成人過重及肥胖比率高達45.5%。
體脂肪率能進一步反應人體脂肪所占比,而「中廣型肥胖」是代謝症候群重要的危險因子。台大公衛所研究團隊研究分析「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1萬8,424名30至70歲成年人資料,以全基因體資料來全面解析5種肥胖指標,包含BMI、體脂肪率、腰圍、臀圍與腰臀比,並進一步分析18種運動項目對於這5大指標的影響。
研究發現,藉由規律運動可以有效降低肥胖基因對BMI、體脂肪率、腰圍與臀圍的增加幅度,即使與生俱來較多肥胖基因,仍可透過後天的運動改善,例如慢跑、爬山、健走、散步、瑜珈、土風舞或國際標準舞來有效地降低其影響。此外,強度稍高的運動更可弱化肥胖基因的效果,如慢跑優於健走、健走又優於散步。
其中5項肥胖指標一致顯示,18種運動中又以慢跑有最顯著的緩解肥胖基因效果,原因在於慢跑屬於全身性的鍛鍊,在過程中需擺動手臂、腿部與足部跑步前進,肩膀與腹部也皆需參與動作。此外,慢跑也是1項連續性的活動,腳步踏地時較平時走路更加有力。
值得注意的是,騎單車、伸展操、游泳、太極拳、跳舞機、氣功等運動,對於緩解肥胖基因表現效果一點幫助都沒有。學者分析,這類型皆屬「低衝擊運動」,也就是低負荷量運動,對於減重效果有限。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養身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
相關推薦
新冠肺炎單日零確診 歐美入境不符條件限住防疫旅館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經歷歸國人數爆量與清明人潮群聚風險,台灣今(14)日久違單日零確診個案。例行記者會上難得稍喘口氣,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之後卻要加嚴入境國人的管理,4月18日零時起從歐美2洲入境台灣,居家隔離必須有單獨房間浴室,家中不得有年長者與小孩等,不符條件者一律入住防疫旅館,申...
閱讀詳情 »過勞危害上班族健康不分國界 甲狀腺功能恐受威脅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你1天工作幾小時呢?趕緊檢視一下自己的工作時間,因為最近有個研究表示,每周工作53至83小時的成年人,發生甲狀腺功能低下的風險,比起每周工作36至42小時的成年人高出2倍左右,研究發表在《內分泌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Endocrine Societ...
閱讀詳情 »台灣10名個案接受德瑞西韋臨床試驗 9名脫離呼吸器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新英格蘭醫學雜誌》1項最新治療新冠病毒藥物臨床研究,53名重度患者在接受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總死亡率為13%,使用侵入性呼吸器的重症患者的死亡率為18%,使用非侵入性呼吸器支持患者死亡率為5%。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全球醫界積...
閱讀詳情 »肺炎疫情全世界壓力倍增 情緒支持彼此互助共度難關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世界各國正壟罩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困境中,雖有相關防疫措施,大多數民眾仍產生不安與壓力的情緒,但壓力不見得只會帶來負面影響,根據1篇2020年2月刊登於《壓力與健康》期刊的研究指出,壓力會使人們更容易地給予和接受他人的情感支持,可能有助於人們和他人產生聯結,來因應負面的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