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造易瘦體質 每周一你可以這樣做 

打造易瘦體質 每周一你可以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也常為了減肥導致餓肚子,因而影響情緒嗎?其實若能懂得正確斷食的方法,不僅能幫助身體找回原始運作狀態,也能擺脫多餘脂肪,改善身體不適,但究竟該如何執行才能享受斷食帶來的成效呢,日本日本「關口針灸治療院」總院長關口賢,設計了週一斷食計畫,透過每週一次,且這一天不攝取任何食物,不僅不會造成焦慮不安等身心理影響,也能使執行斷食時更安全無虞。

每週一次不進食 讓身體找回原始運作狀態

關口賢表示,起初的一至二次斷食,因身體還未習慣,部分人恐會出現情緒不穩、頭痛、空腹時焦躁不等感覺,但這些症狀都是暫時性的,接著從第二週開始,甚至到第三週,會慢慢更為輕鬆舒適,直到進行到三至四週時間後,就有如達到三天斷食的效果,且開始發現身體出現明顯變化,達到從根本改善體質的目的。

週一斷食計畫 開啟改善體質開關

過去,一般大眾都認為吃三餐是正確常識,不吃是錯誤的,但這只是因我們從小就被教育此觀念,其實當身體不適時,會自然不想吃東西,這是本能反應,這時不吃東西可使能量用於治癒疾病上,也因此透過週一斷食計畫,也就是在週一的早、中、晚三餐不進食,單靠喝水度過的簡易飲食法,可望能幫助身體找回本能,開啟改善體質的開關。

掌握斷食三撇步 不喪失吃的樂趣

但為何選擇在週一進行斷食呢,關口賢說,其實除了因週一是一週的開始,透過斷食提升整週整體表現外,也因週末常常會與親朋好友共享美食,這時就可在週一透過斷食,讓身體歸零,且與斷食方法最大的不同是,週一斷食法會在「不食、良食、美食」的循環下度過,並不會喪失吃東西的樂趣,還能輕鬆學會如何控制飲食的技巧。

必要時可諮詢醫師 讓斷食不傷身

所謂不食,就是週一不進食,只喝水,良食則是在週二到週五時,選擇身體所需營養素的食材,最後美食則是指到了週末可吃自己愛吃的食物,享受飲食樂趣,但要記住,良食與美食期間的共同點,在於一餐的分量最多二個拳頭大,才能真正達到斷食的目的,當然,若像是已診斷出疾病、正在治療等病患,或懷孕、哺乳的女性,以及成長期的孩子,都不建議進行斷食,必要時也可諮詢專業的醫師,才能避免傷及健康。

文章摘自:《週一斷食計畫:4週減重6公斤、體脂降3%!打造易瘦體質、讓身體重開機,最有效的減重生活提案》 作者:關口賢

(內容授權提供/幸福文化)

【延伸閱讀】

乾癬患者求職屢碰壁 積極治療早日正常生活

35歲乳癌罹病五年肺轉移 CDK4/6助縮小腫瘤90%

「癌王」進程快! 新藥健保給付點燃「胰」線生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18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年來乳癌發生率逐漸上升,乳癌的治療選項也愈來愈多元,高雄市立小港醫院外科主任莊捷翰醫師表示,確診後醫師會根據癌症分期與患者的期望來擬定治療策略,總體來說乳癌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荷爾蒙治療。患者不一定要先進行手術或化療,醫師會考量...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小學4年級的翰翰從小胃口就很好,對食物一向來者不拒,長輩也覺得孩子小時候胖不是胖,因此家裡隨時擺放著各式各樣的食物,讓他小小年紀體重就已經超過60公斤,食量甚至比1個成人還多!直到有天,媽媽發現翰翰的腋下和脖子後方總是黑黑的,原以為是孩子洗澡沒洗乾淨,但不論如何清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COVID-19(武漢肺炎)病例,是一名30多歲男性,為敦睦艦隊(磐石艦)軍人。個案4月18日至集中檢疫所隔離採檢,一採結果陰性,4月22日出現嗅覺異常、流鼻水、鼻塞等症狀,23日再次採檢並後送就醫,於今日確診。 掌握接觸者1,...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64歲余媽媽是位單親媽媽,育有2子,原本以為退休後可以享福,卻在1年前出現上腹部疼痛、拉肚子且體重逐漸減輕等症狀,至台北慈濟醫院檢查,才得知罹患了胰臟癌,且病程已至末期。此消息令她心裡難受,加上生理疼痛及服用止痛劑的副作用,更使她痛苦難抑。經麻醉科醫師莊淨為與胃腸肝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