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過B肝疫苗,抗體消失怎麼辦? 感染科醫師解答處理方式

打過B肝疫苗,抗體消失怎麼辦? 感染科醫師解答處理方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七年級生小惠,在醫中擔任護佐時已施打B肝疫苗,轉職其他醫院,在新進員工健康檢查後,赫然發現B肝抗體檢驗為陰性;而在港星吳孟達因肝癌病逝消息的衝擊下,慌張地向感染科求助。經過醫師詳細問診,建議先施打疫苗,再抽血檢驗是否呈現陽性。

B肝疫苗接種 高危族群才需補打

樂生療養院感染科張瑩雯主任表示,人體於疫苗接種後原則上都會產生保護力,但1~3%的人打了B肝疫苗卻沒有產生抗體,主要是因為體質的緣故,少數人先天對某些抗原反應比較差;另外,B肝抗體也會隨年齡增長而消失。

張瑩雯主任說,沒有抗體不代表免疫系統沒有記憶,只是因為沒有辦法測量免疫記憶,只要補打疫苗後、抗體量增高,就代表成功喚起免疫記憶。然而,有研究也指出,淋巴球記憶在,但也可能測不到抗體,因此,建議B肝病毒感染的高風險族群才需要補打。

肝癌三部曲 肝硬化是危機

肝臟表層因沒有神經分布,肝發炎不會痛且七成以上的肝炎沒有症狀。樂生施院長率領的肝炎防治團隊護理師林惠珍指出,台灣的肝炎患者常見的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尤其是B型肝炎帶原者,如持續有肝炎發作,15~20%會發生肝硬化;肝硬化患者每年平均有5%的機會進展為肝癌。

林惠珍護理師強調,如果有皮膚和眼睛發黃(黃疸)、極度疲勞、上腹部不適或腹脹及食慾不振等症狀,應盡速到醫院檢查。

B肝可治療 定期追蹤檢查避免憾事發生

目前B型肝炎已可藥物治療,但非所有的B型肝炎帶原者都需要治療,大多數B型肝炎帶原者都是不活動型帶原者,因此這類病人不需要治療,只要定期抽血檢驗肝功能及胎兒蛋白,並做腹部超音波檢查追蹤即可。

林惠珍護理師補充說,由於B肝帶原者抽血篩檢不一定能及早發現肝癌,建議應定期腹部超音波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一般民眾也應定期腹部超音波檢查,以預防肝臟病變、肝膿瘍及肝結節或腫瘤等。

【延伸閱讀】

卡車輾過,慢性疼痛難忍 輪椅國標舞冠軍靠「脊髓刺激療法」重生

減法飲食學正夯! 營養師:認明潔淨標章更安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79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林詩恩/台北報導】70歲張女士因視力逐漸模糊,在女兒的陪同下就醫,檢查後確認是白內障造成,需要手術治療。但白內障手術後要置入人工水晶體,面對列了10幾種人工水晶體的「種類選擇單」,讓她們十分苦惱,不知道該選哪種才好? 書田診所眼科主任醫師吳仁斌表示,選擇時可配合「人工水晶體分類樹形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年約40歲的女性君君(化名),多年前曾因子宮肌瘤開過三次刀,且均透過傳統手術進行,每次術後都需花費一個月的時間修復,再加上第二次術後有嚴重沾黏,讓君君時常發生腹痛問題,在反覆動刀加上沾黏併發症之下,君君感到身心俱疲。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暨海扶刀中心負責人鍾國騰醫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肝癌是國人第2大癌症死因,根據衛福部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報告指出,108年肝癌共造成7,881人死亡。醫師表示,肝癌的形成超過5成與B型肝炎有關,因此防治肝癌應先搶救B肝。B肝病友的肝臟處於長期反覆發炎狀態,若能持續性藥物治療以抑制體內病毒量,有助穩定病況,避免快速惡...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WHO最新統計顯示,2020年乳癌已首度超越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癌症。但因新冠疫情影響,導致乳癌篩檢與就醫意願大幅降低,篩檢量相較去年同期減少17.4%。且根據最新癌登報告顯示,當年度不到50歲就新確診乳癌人數竟突破5千人,其中不到40歲確診者更高達1200多人。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