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抗新冠藥物台灣隊不落人後 發現強10倍病毒抑制劑

抗新冠藥物台灣隊不落人後 發現強10倍病毒抑制劑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新冠肺炎席捲全世界,由於沒有專門藥物,讓治療相當棘手困難,許多免疫力不佳的病患重病死亡。中研院與科技部在經費贊助下組成團隊,篩選出新冠病毒的主要蛋白酶(main protease,又稱3C-like protease)抑制劑,未來有機會發展成新冠肺炎藥物,拯救全球患者性命。

 

研究團隊強調,這次發現的蛋白酶抑制劑可在體外抑制新冠病毒複製,其中最好的抑制劑對比已知的抑制劑強10倍。研究團隊補充,在成為真正抗COVID-19新藥前,雖然尚需經過動物及人體實驗,但可在短時間內找到候選藥物,這已經顯示,我國在面對病毒時短期緊急應變能力上的量能。

 

有關新冠肺炎新藥的研發,奠基於17年前SARS專案的研究,集合了中研院翁啟惠前院長、台大化學系方俊民教授團隊的藥物合成、梁博煌研究員團隊建立的表現純化與快速篩選抑制劑方法、及王惠鈞前副院長解析SARS蛋白酶與抑制劑的共結晶結構,復經過多年持續的努力。

 

在全世界面對COVID-19新藥開發的競爭激烈上,此項結果後續開發的藥物,將發展成抗新冠肺炎新藥。而台灣在抗SARS所投入的研發,在國際上競爭力很強,更證明了科技研究短期的緊急應變,以及長期超前部署的潛質。在全世界目前治療上,依賴瑞德西韋、奎寧等非針對性藥物,現在還可期待近期成為針對性新藥的選項之一。

 

更多NOW健康報導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整理包
口罩內層有異味病菌多? 恢復乾燥電鍋乾蒸法有效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編輯嚴選:自己的命自己救! 罹癌鬥士從免疫細胞找到奇異轉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0多歲的林先生,有B肝病史,曾兩度罹患肝癌,所幸早期發現腫瘤僅1、2公分,手術治療已康復;4年多前,肝腫瘤又復發,且血管包圍肝腫瘤而無法手術。醫師建議透過「多針電燒術」,將肝腫瘤及血管完整燒灼清除,可有效避免再度復發。 血管包圍肝腫瘤難切除 收治個案的雙和醫院消化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女性得乳癌,就一定會失去乳房?那可不一定。新光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鄭翠芬表示,傳統治療早期乳癌,多半是先手術切除,再用藥治療。近年來,「術前治療」觀念越來越盛行。這種治療方式與傳統方式相反,可在手術前根據患者基因表現不同,量身打造用藥策略,之後才進行手術、切除腫瘤。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男人對小孩的教養態度,是小孩成長主要關鍵。英國一項研究發現,男人養育小孩時,如果樂在其中、很有自信,小孩到了9歲或11歲,就會比較開心,較不會出現行為問題。 父親角色 影響小孩行為發展 研究計畫主持人英國牛津大學查理斯‧歐旁多博士表示,在嬰幼兒時期,父親角色會深深影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流感疫情將於11月下旬開始升溫,幼童、老年人、孕婦、產後婦女,都是感染流感的高危險族群。醫師指出,6個月以下嬰兒無法接種流感疫苗,建議孕婦、產婦儘快接種疫苗,不僅保護自己、也守護寶寶健康。 孕婦、產婦抵抗力較差 疾管署今年擴大公費流感疫苗接種,10月開打至今已逾50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