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拉筋後仍難放鬆?代表「呼吸節奏」不對!如何正確吸氣與吐氣?

拉筋後仍難放鬆?代表「呼吸節奏」不對

能夠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主要是 透過呼吸,使肌肉獲得氧氣與放 鬆的練習。為了動作的緩慢與放 鬆,在練習伸展的過程中,呼吸 必須從頭到尾保持平穩規律。呼 吸越規律和緩,肌肉獲得氧氣與 放鬆的效果越好。

拉筋後仍難放鬆?代表「呼吸節奏」不對!如何正確吸氣與吐氣?

 

 呼吸與放鬆

 伸展不僅能使身體放輕鬆,也可有效隔絕外在的環境,收斂心神,讓我們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唯一的目標上:找回自己,聚集自身的活力。重要的是,要提醒自己,無論你做的是哪一種伸展,你的呼吸都要保持緩慢而規律。尤其是千萬不可以在伸展的時候憋氣,因為呼吸才能使肌肉獲得氧氣並且舒緩壓力。

拉筋後仍難放鬆?代表「呼吸節奏」不對!如何正確吸氣與吐氣?

 

尋求有效率的呼吸

 我們根本沒有把呼吸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差得可遠了!只要做幾次深呼吸,就能明白我們運用得多麼糟糕。學會掌握自己的呼吸以及讓身體組織好好獲得氧氣,能夠使我們更容易控制自己的精神,管理自己的情緒。有一句經常聽到的玩笑話「他死於忘記呼吸」並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在很多情況下,例如生病、疲倦、在不該臉紅的時候臉紅,甚至怯場害羞的時候,多做幾次深呼吸的練習就能夠有所改善。另外,缺氧也是導致失眠和壓力的因素之一。

 

如何正確吸氣與吐氣?

首先,你應該先了解自己的呼吸:是急促還是平穩?是深還是淺? 是經由嘴巴或者鼻子?接下來,訓練自己修正呼吸的方式,讓呼吸變得有效率,也就是平穩、深沉,從腹部呼吸。很多人剛開始練習伸展時所犯的錯誤就是憋著氣做完動作。正確的方式剛好完全相反:先認真吸氣,使肌肉獲得氧氣;然後,做推的動作時吐氣,做抬高的動作時吐氣,或者做拉開的動作時吐氣。

 

深呼吸,找到自然的節奏

知道如何呼吸以及用身體的哪一個部位呼吸,可以讓每一個伸展動作達到最大的效果。的確,如果在練習的時候呼吸紊亂而且缺乏控制,伸展的效果就沒有那麼理想。無論你做哪一個動作,保持規律平穩的呼吸都是不可或缺的條件。

 

主動呼吸

呼吸的定義是吸入氧氣,吐出二氧化碳。身體組織的換氣是透過呼吸道(鼻子、嘴巴和咽喉,而呼吸道的作用是過濾吸進來的空氣)與肺部。運動的時候,換氣量可能要提高十到二十倍,才能夠供應身體組織所需要的更多氧氣,並且排出體內產生的二氧化碳。

 

供應足夠氧氣

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將氧氣供應給血液。肺也是空氣和血液交換廢氣的地點。肺的功能就是為所有的生命過程供應足夠的氧氣,並且排除新陳代謝的廢棄物,例如二氧化碳。身體組織會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調節呼吸的量。進行伸展運動時,呼吸會逐漸增加,然後穩定下來

拉筋後仍難放鬆?代表「呼吸節奏」不對!如何正確吸氣與吐氣?

 

肺的換氣

肺的換氣由腦部的呼吸中樞來控制。做伸展運動時,呼吸會增加,以滿足肌肉細胞的能量需求。這時候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呼吸動作:主動呼吸(從鼻子吸氣)以及被動呼吸(從嘴巴吐氣)。透過呼吸道的肌肉和肺的動作,才能夠將空氣運送給身體組織。吸氣是一種主動現象,主要是從橫膈膜產生,橫膈膜就是介於胸廓與腹部的那塊肌肉。提肋肌和肋間肌收縮時,橫膈膜下降,使胸腔的容量增加。經由胸膜與橫膈膜相連的肺,也隨之做出同樣的擴張動作。正常吸氣時,進入肺部的空氣大約是半公升;然而深呼吸時,吸入的空氣卻多三倍!吐氣是一種被動現象,讓提肋肌和肋間肌得以放鬆。橫膈膜上升,肺又恢復到原先的容量。

拉筋後仍難放鬆?代表「呼吸節奏」不對!如何正確吸氣與吐氣?

 

 

拉筋後仍難放鬆?代表「呼吸節奏」不對!如何正確吸氣與吐氣?

本文摘自方言文化《零風險健身!全彩圖解肌力伸展解剖全書

 

【更多資訊請上《方言文化‧Babel Inside》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本土病例近日確診消息不斷,遍地開花,但多數消息未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證實。今(14)日最新又傳出彰化也有2名確診者,以及總統府有接觸者遭隔離,卻未被列在下午最新公布的新增29例本土病例資料中,不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證實這些病例都是明天才要公布的病...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5人限聚令」、「群聚社區圍堵」以及「非必要營業及公共場域關閉」的第三級警戒要來了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下午一口氣公布國內再新增29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創下新高,引發關注的是,其中有7例尚查無跟蘆洲、萬華、宜蘭有關,且其中一對是夫妻,看似已符...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台大停電,興達電廠因事故全廠停機,下午3點開始緊急分區輪流,也衝擊到全國注目的疫情記者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答媒體提問才說到一半就全場漆黑一片,一直專注於向全民報告疫情的陳時中本人也愣了半晌,一時反應不過來,倒是一旁內政部次長的副指揮官陳宗彥早透過平...

閱讀詳情 »

https://grinews.com/news/wp-content/uploads/2021/05/嬰兒眼睛顏色的變化.wav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眼睛是靈魂之窗,人類眼睛的色彩豐富多變化,黑色、棕色、藍色、綠色、灰色…等,每種顏色各具特色且迷人。華人的眼睛大多屬於深棕色(不是一般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