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拍打這個穴位,婦科疾病一掃光

是什麼神奇方法能有這麼全面的功效呢?

拍打這個穴位,婦科疾病一掃光

它就是我們古老的中醫的方法——拍打帶脈,該法在古代的宮廷很盛行,稍微有心人只要翻看《慈禧軼事》174頁就能看到,慈禧每天午休之前都側著身子讓宮女或太監幫她拍拍腰,而帶脈就在腰部,慈禧為什麼喜歡這樣做,原來她在68歲時她患上一種嚴重的便秘,太醫給她開了一副中藥,慈禧嫌中藥太苦而沒有服用,後來一位精通道家養生術的太醫教她一個方法解決了太后的便秘,這個方法就是拍打帶脈,拍打帶脈不僅很快治好了太后的便秘,而且還消除了她腹部的贅肉,經過從古自今許多人的實踐,拍打帶脈不論是對減肥排毒美容,還是婦科病都有良效。

有些人拍打帶脈幾天后就開拉肚子排毒了,有的痘痘不知不覺不見了,非常神奇,目前一些養生書都喜愛用敲帶脈這個詞,其實拍帶脈比敲帶脈更科學健康。學過火功推拿的學員建議你採用火焰掌的方法拍打帶脈,這樣效果更好,拍打時先輕拍後深拍,兩者不可或缺,緊密結合,因為輕拍可以生血,深拍能夠活血,拍打之前如果配合開四關或開三筋效果更神奇。該法可以自我治療,方法很簡單,躺在床上,然後用火焰掌拍打自己的左右的腰部帶脈,次數不限,一般以80—100次為宜,不必刻意。不懂火功推拿的人用手拍打腰部的帶脈,也有效果,帶脈在哪裡呢。請看下圖:

什麼是“帶脈”,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此經脈像是一條帶子纏在腰間,二是因為與婦女的經帶關係密切,按現代的話說,就是專管調理月經及婦科各器官功能的重要經絡。帶脈是奇經八脈之一,有“總束諸脈”的作用。人體其他的經脈都是上下縱向而行,惟有“帶脈”橫向環繞一圈,好像把縱向的經脈用一根繩子繫住一樣,所以哪條經脈在腰腹處出現問題,如鬱結氣滯,瘀血堵塞,都可通過拍打帶脈的方法來進行調節和疏通,而且帶脈上的三個穴位“帶脈”(與經同名也叫“帶脈”)、五樞、維道,又全都壓在膽經上,所以拍打此處有同於拍打膽經之妙。

有人擔心,這樣拍打會不會拍壞腎呀?其實從解剖位置來看,拍打的位置離腎還很遙遠,那個位置應該是結腸的部位,右側為升結腸,左側為降結腸,震動結腸,應該是有利於通便的。而且是平躺著,對於稍微胖些的人來說,正好拍打的就是腹兩側“草帽圈”的贅肉。肉又多,拍得又輕,是很安全的。

其實用帶脈來治療婦科病,古時是常用之法,有調經止帶及疏肝行滯的作用,最善消除諸經在此處的血瘀積熱,同時也是治療各種疝氣疾患的必選經脈,但現代的一些針灸師大多忽略此脈而不用了,因為,即使是專業的教科書,對“帶脈”的介紹,也只是寥寥數語,一帶而過,沒有更多臨床的分析和總結。

拍打這個穴位,婦科疾病一掃光

什麼是帶脈?

帶脈無本經直屬穴,與足少陽膽經有3個單交會穴。

本經循行路線:帶脈出自季脅部,交會於足少陽膽經的帶脈穴、五樞穴、維道穴,圍繞腰腹部一周。足少陰腎經向上行至膕中,與足太陽膀胱經相會,再向上行至腎,當第十四椎處(兩旁腎俞穴)分出者,屬帶脈。

本經所主病候:腹脹,腰軟,下肢痿弱,帶下,陽痿,遺精,癲癇等。

本經主治病證:中風,手足不舉,肢體麻木、拘攣,發熱,頭痛,項腫連腮,眼目赤痛,齒痛,咽腫,頭暈目眩,耳聾,皮膚搔癢,筋脈不舒,腿痛,脅肋疼痛等。

帶脈(足少陽膽經穴;足少陽膽經、帶脈交會穴)

位置:側腹部,章門穴下展1.8寸,第11肋骨游離端下方垂線與臍水平線交點處。

主治: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疝氣,腰、脅痛,腹痛。

五樞 (足少陽膽經穴;足少陽膽經、帶脈交會穴)

位置:側腹部,髂前上棘前方,橫平臍下3寸處。

主治:陰挺,赤白帶下,月經不調,疝氣,少腹痛,便秘,腰、胯痛。

維道(足少陽膽經穴;足少陽膽經、帶脈交會穴)

位置:側腹部,髂前上棘前下方,五樞穴前下0.5寸處。

主治:腰、胯痛,少腹痛,陰挺,疝氣,帶下,月經不調,水腫。

拍打這個穴位,婦科疾病一掃光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器官捐贈遺愛人間,國人對這件事的接受度越來越高,許多人已註記日後可捐贈,幫助更多生命延續下去,可惜僧多粥少,供給仍遠遠趕不上需求。台灣目前器官捐贈來源多為意外導致腦死的患者,一年約200人,還有活體捐贈,也就是捐贈肝臟、腎臟給家人。台灣也在2017年的時候,衛福部頒布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綜合報導】食道癌被喻為老男人癌症,9成患者為50至70歲男性,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陳志毅提醒,除了抽菸、喝酒、嚼檳榔之外,胃食道逆流患者也是高危險族群,以致食道癌患者有年輕化趨勢,提醒「火燒心」民眾如自覺吞嚥卡卡,務必積極就醫檢查。 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顯示,107年食道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女性慧慧(化名)先前因貧血問題,導致上下樓梯易喘及疲累,因而至血液腫瘤科看診,但後續經檢查發現,貧血竟是子宮肌瘤所導致,故轉診至婦產科,然而在子宮肌瘤手術過後,慧慧因經血量變少,擔心是否為手術後遺症,再次前往婦產科,最後在醫師的解釋下才知道,慧慧並非經血量變少,而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生命之窗慈善協會23日舉辦「SMA病童重獲新生感謝宴」,協會理事長李怡潔表示,2020年對台灣SMA病友而言,是意義重大的一年,首個SMA治療藥物終於開始有條件給付,讓20多位病友取得了藥物治療,也喊話政府及相關單位,希望可以讓更多病友有治療的機會。立委王婉諭受邀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