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拓撲異構酶遭破壞 破解自閉症成因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家有自閉兒,可能是家長的最痛,治療效果不佳,致病原因更是不明。在最新一期Nature期刊中,一篇研究論文解開自閉症分子機轉機制,發現「拓撲異構酶」可促成與自閉症相關之長基因的轉錄,該物質如遭破壞,就可能導致自閉症及其它神經發育疾病。令國人驕傲的是,臺大腦心所黃憲松助理教授也參加了這項研究計畫,貢獻良多。

黃憲松指出,自閉症是一個極為嚴重的神經發育疾病,在兒童的盛行率高達1/50。然而醫學研究仍然對自閉症的致病機轉不甚了解,治療效果有限。如果能夠了解導致自閉症的分子機轉,即可提供開發治療自閉症新藥的可能性。

該項研究是由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研究團隊主持,黃憲松曾在2012年於Nature學術期刊中,提出「拓撲異構酶」抑制劑可活化腦中休眠的印記基因,引起團隊對於拓撲異構酶在神經細胞中所扮演角色的興趣。

北卡研究團隊針對「拓撲異構酶」抑制劑可能會在神經細胞中,對基因轉錄的影響,作全基因組的RNA定序及分析。意外地發現,「拓撲異構酶」抑制劑可對長基因的轉錄,造成嚴重破壞,導致自閉症及其它神經發育疾病。

黃憲松指出,此項研究成果,將可加深人們對於導致自閉症的分子機制,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並希望能提供未來開發治療自閉症之新標的。

黃憲松強調,形成自閉症的原因相當多,包括基因、環境,台大與美國跨國團隊研究成果最重要的意義在於提供一個了解自閉症形成的可能途徑,對於未來研發自閉症藥物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159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宜蘭報導】思覺失調症一旦發病,病人簡直像換了個人,以前不會做、不曾有的行為都可能突然發生。小儀(化名)因罹患思覺失調症,從病發被家屬帶來金身心暨精神科治療至今,已將近3個年頭,除藥物治療外,也積極接受復健,近期病情不但日趨穩定不再復發,各項生活功能也恢復良好。   罹...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約9.2萬人次,相較再前1周上升21.2%,10月統計至今,已有11人死亡。由於近來天氣明顯變化,免疫力若不好,很容易罹患流感或感冒,雖然名詞看起很像,症狀也相似,嚴重性卻不同,如果將流感誤判成一般感冒,很有可能引發重症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61歲李先生,19年前,發現右冠狀動脈慢性完全阻塞,在經過三次心導管手術仍無法成功開通,其中二次是由日本醫師協助執行。這十幾年來,心中一直有一顆「未爆彈」,每逢秋冬季節,心中就忐忑不安,平時也自我設限不敢多做運動。後由柳營奇美醫院心血管中心主任顧博明醫師執行心導管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