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思覺失調積極接受治療 樂觀面對可望改善生活品質

思覺失調積極接受治療 樂觀面對可望改善生活品質

【NOW健康 陳盈臻/宜蘭報導】思覺失調症一旦發病,病人簡直像換了個人,以前不會做、不曾有的行為都可能突然發生。小儀(化名)因罹患思覺失調症,從病發被家屬帶來金身心暨精神科治療至今,已將近3個年頭,除藥物治療外,也積極接受復健,近期病情不但日趨穩定不再復發,各項生活功能也恢復良好。

 

罹患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包含:幻聽、幻覺、妄想、思緒混亂、失眠、冷漠、自我封閉、焦慮與認知障礙等,進而造成自理能力、人際交往與社會功能的喪失。羅東博愛醫院精神科主任陳彥蓉表示,所謂的功能,是指1個人在學業、家庭或職業上的表現。思覺失調症將影響病人生活諸多層面,因此治療目標不能只著眼於精神症狀的改善,更應該著重於讓病人恢復到病前的狀態。

 

目前該院身心科運用「圖像化之個人與社會功能自我評估量表」(簡稱SRG-PSP):(1)一般功能、(2)人際與社交關係、(3)自我照顧能力、(4)干擾與攻擊行為。將4個功能指標轉為淺顯易懂的卡通圖像,讓患者或由醫護人員協助填寫,是種簡易快速的評估工具,並適用在多種臨床情境上。

 

過去在治療方面,從減緩精神症狀或藥物副作用為目標;如今則著重於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認知和社會功能。目前在藥物治療的進展上,已發展出長效針劑,相較於口服藥物,更能增加治療的順從性與預防復發。

 

在使用長效針劑治療後,數據上顯示病人在精神症狀、情緒症狀皆得到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也都有顯著進步,足見長效針劑在治療思覺失調症以及協助病人恢復病前功能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隨著治療藥物的不斷進步,現今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治療,病人與家屬終於得以樂觀面對,不只病人精神狀況會逐漸穩定,對於恢復各項功能以重返生活也能有所期待。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痛在肛門口難開! 痔瘡分級報你知 每天如廁痛都很煎熬,長痔瘡蹲馬桶血便、腫痛,或有異物感、瘙癢感,真是痛在肛門口難開。其實痔瘡分為4個等級,通常第3、4級才需要手術處理。微創無痛痔瘡手術專家、大腸直腸外科蕭慕琦醫師表示,1、2級的痔瘡只有輕微症狀,如果是有一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日前藝人小鬼因為主動脈剝離逝世,讓主動脈剝離成為熱門話題之一。但就有網路文章提到,「重量訓練」是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之一,臺北榮民總醫院蘇澳分院骨科醫師吳肇基對此表示,健康的人因為重訓而造成主動脈剝離的機率很低,而未妥善控制的高血壓、血管硬化、患有主動脈瘤等高危險群訓練...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8月19日至9月11日,由台灣出境到菲律賓民眾,不到1個月就有18名確診個案,病患數量大幅增加,讓指揮中心一再懷疑菲國機場採檢準確度,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也說,當地機場採檢用外包模式,聯繫衛生官方單位也難詢問到更多資訊,與其他國家相當不同。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秋冬流感季即將來臨,目前公費流感疫苗約準備6百萬劑,媒體報導自費疫苗約有2百萬劑,難以完全覆蓋台灣所有民眾,面對流感與新冠雙重夾擊下,很多專家民眾都感到擔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施打流感疫苗確實能減少很多困擾,但良好防疫行為仍然可以降低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