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思覺失調積極接受治療 樂觀面對可望改善生活品質

思覺失調積極接受治療 樂觀面對可望改善生活品質

【NOW健康 陳盈臻/宜蘭報導】思覺失調症一旦發病,病人簡直像換了個人,以前不會做、不曾有的行為都可能突然發生。小儀(化名)因罹患思覺失調症,從病發被家屬帶來金身心暨精神科治療至今,已將近3個年頭,除藥物治療外,也積極接受復健,近期病情不但日趨穩定不再復發,各項生活功能也恢復良好。

 

罹患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包含:幻聽、幻覺、妄想、思緒混亂、失眠、冷漠、自我封閉、焦慮與認知障礙等,進而造成自理能力、人際交往與社會功能的喪失。羅東博愛醫院精神科主任陳彥蓉表示,所謂的功能,是指1個人在學業、家庭或職業上的表現。思覺失調症將影響病人生活諸多層面,因此治療目標不能只著眼於精神症狀的改善,更應該著重於讓病人恢復到病前的狀態。

 

目前該院身心科運用「圖像化之個人與社會功能自我評估量表」(簡稱SRG-PSP):(1)一般功能、(2)人際與社交關係、(3)自我照顧能力、(4)干擾與攻擊行為。將4個功能指標轉為淺顯易懂的卡通圖像,讓患者或由醫護人員協助填寫,是種簡易快速的評估工具,並適用在多種臨床情境上。

 

過去在治療方面,從減緩精神症狀或藥物副作用為目標;如今則著重於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認知和社會功能。目前在藥物治療的進展上,已發展出長效針劑,相較於口服藥物,更能增加治療的順從性與預防復發。

 

在使用長效針劑治療後,數據上顯示病人在精神症狀、情緒症狀皆得到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也都有顯著進步,足見長效針劑在治療思覺失調症以及協助病人恢復病前功能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隨著治療藥物的不斷進步,現今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治療,病人與家屬終於得以樂觀面對,不只病人精神狀況會逐漸穩定,對於恢復各項功能以重返生活也能有所期待。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罹患乙狀大腸癌的86歲女性接受手術治療時,經由螢光顯影影像輔助系統幫助,發現原本預定截斷腫瘤遠端腸道位置的血管灌流量不夠好,於是手術醫師當下決定多截斷一段腸子,直到血液灌流好的地方再來做吻合,避免吻合處的腸壁癒合不完整而滲漏,導致腸道內容物與腹腔相通的併發症,嚴重的會引...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竹山1名56歲林先生過去經常抽菸喝酒,但為了減肥,平均每月跑量80公里,不料去年底卻連跑500公尺都相當吃力;台中1名66歲鍾先生雖有高血壓卻無控制,近來經常覺得胸悶,2位患者均3條冠狀動脈嚴重阻塞,透過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治療後,2人如獲新生,並以自身經歷呼籲:「『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又到了一年一度歲末年終的歡慶時刻,尾牙宴、過年圍爐等團聚活動隨之到來,出門參加各種聚會,與親朋好友慶祝佳節的機會也越來越多,飲酒助興的機會也大幅提升。外科醫師呼籲提醒,飲酒後運動反射神經會變遲鈍,視覺能力也會縮減,酒後駕車面對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會減慢,「微醺酒駕」是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人都會趁著冬令進補時節替自己好好進補,以增強抵抗力抵抗寒冬,但要注意,若是進補方式錯誤,反而影響健康。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李啟光醫師指出,中醫有著「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的說法,亦指冬天正是適合儲備能量的時節,但進補時,一定要依照個人年齡、體質、身體狀態、生活環境等調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