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思覺失調積極接受治療 樂觀面對可望改善生活品質

思覺失調積極接受治療 樂觀面對可望改善生活品質

【NOW健康 陳盈臻/宜蘭報導】思覺失調症一旦發病,病人簡直像換了個人,以前不會做、不曾有的行為都可能突然發生。小儀(化名)因罹患思覺失調症,從病發被家屬帶來金身心暨精神科治療至今,已將近3個年頭,除藥物治療外,也積極接受復健,近期病情不但日趨穩定不再復發,各項生活功能也恢復良好。

 

罹患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包含:幻聽、幻覺、妄想、思緒混亂、失眠、冷漠、自我封閉、焦慮與認知障礙等,進而造成自理能力、人際交往與社會功能的喪失。羅東博愛醫院精神科主任陳彥蓉表示,所謂的功能,是指1個人在學業、家庭或職業上的表現。思覺失調症將影響病人生活諸多層面,因此治療目標不能只著眼於精神症狀的改善,更應該著重於讓病人恢復到病前的狀態。

 

目前該院身心科運用「圖像化之個人與社會功能自我評估量表」(簡稱SRG-PSP):(1)一般功能、(2)人際與社交關係、(3)自我照顧能力、(4)干擾與攻擊行為。將4個功能指標轉為淺顯易懂的卡通圖像,讓患者或由醫護人員協助填寫,是種簡易快速的評估工具,並適用在多種臨床情境上。

 

過去在治療方面,從減緩精神症狀或藥物副作用為目標;如今則著重於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質、認知和社會功能。目前在藥物治療的進展上,已發展出長效針劑,相較於口服藥物,更能增加治療的順從性與預防復發。

 

在使用長效針劑治療後,數據上顯示病人在精神症狀、情緒症狀皆得到大幅改善,生活品質也都有顯著進步,足見長效針劑在治療思覺失調症以及協助病人恢復病前功能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隨著治療藥物的不斷進步,現今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治療,病人與家屬終於得以樂觀面對,不只病人精神狀況會逐漸穩定,對於恢復各項功能以重返生活也能有所期待。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因應新冠肺炎,中央流行指揮中心成立今(28)日正好100天,在全世界總病患超過3百萬人,死亡超過20萬人,許多民眾社會行為的高度限制下,台灣本土病例數已連續16日無新增,境外與敦睦艦隊也沒有新病患。能讓防疫成績展現世界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完善的醫療體系、民眾高度素養和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台灣防疫成果,世界有目共睹。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8日)公布好消息,連續第三天無新增確診個案,指揮官陳時中將榮耀歸於國人高素質配合。同時各界熱烈討論普篩或擴大採檢等議題,也特別向全國民眾說明,光是這100天以來,因為呼吸道就醫人數高達500萬人,更進一步解析「普篩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荷蘭研究發現,導致嬰兒猝死的先天性心律不整,可能與基因突變有關,由於嬰兒時期先天代謝異常疾病的症狀普遍不明顯,新生兒的健康狀況可以透過基因檢測提早因應。隨著醫學進步,利用次世代定序(NGS)技術,結合新生兒篩檢及藥物過敏的基因檢測,透過抽血即可最多同時檢測208個基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