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拔指甲「啊~」一聲叫出口 44歲男竟幸運發現早期口腔癌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好像中樂透!」拔個指甲竟意外發現早期口腔癌。彰化鹿港鎮街尾里「里長伯」才44歲,過去從事管線工程的他,每天都要吃上百顆檳榔,工作才覺得比較有體力,有一次到診所拔除指甲的過程中,因為不耐疼痛,一時放聲「啊~」的一叫,剛好被眼尖的醫師意外看到口腔內有腫塊,轉到耳鼻喉科後確診是早期口腔癌。

里長伯笑說,本來得到癌症應該會很沮喪,但是只是早期癌症,手術切除就沒事了,反倒非常的開心。也回想起2019年開刀以前,檳榔從早吃到晚,吃到自己開檳榔攤,但後來下定決心,一口氣戒掉檳榔,現在也以過來人經驗,奉勸有吃過檳榔的民眾,一定要定期檢查是否有口腔癌或口腔病灶。

彰化基督教醫院院長陳穆寬表示,口腔癌是台灣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其中30至64歲中壯年,發生人數高達7成,原因與抽菸以及台灣特有的檳榔文化脫離不了關係。

醫師臨床觀察,30至64歲正處於打拼事業的階段,為了提神、交際應酬等理由,不少人染上吃檳榔的習慣。但在台灣,和口腔癌最有關係的就是嚼食檳榔,10位病人當中就有8至9位嚼食檳榔。

陳穆寬提醒,嚼食檳榔不但會造成口腔黏膜病變,最後可能會導致癌症。目前政府提供免費四癌篩檢中,「口腔黏膜篩檢」非常的簡單快速,經由耳鼻喉科醫師檢查,就可以得知是否有口腔癌。而口腔癌的治療,以門診診斷、手術為主,但手術後的顏面重建、傷口照顧及全身性的共病治療,乃至家屬及病人的心靈支持及重返工作崗位的支持都非常重要,過去常見有病人手術成功了,後續的照護沒有做好,病人還是難以重返社會。

陳穆寬強調,口腔癌患者因為整個上消化呼吸道都暴露於菸、酒、檳榔等致癌物質,因此大約有2成會有第二原位癌產生,因此耳鼻喉科醫師特別會再做口腔、口咽、下咽、喉及食道全面的檢查。而口腔癌早期的病灶,以口腔白斑、口腔紅斑、潰瘍及口腔黏膜下纖維化等症狀來表現,只要是早期口腔癌,不僅治癒率高,且不會造成臉部變形外觀缺損,手術的困難度也相當低,因此18歲以上曾經吃過檳榔(含已戒檳榔)的原住民、或30歲以上有抽菸或曾經吃過檳榔(含已戒檳榔)的民眾,只要把握定期每2年一次免費的口腔癌檢查,到牙科(包括口腔外科)或耳鼻喉科檢查,就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抗生素驚傳「不純物」超標! 富可納靜脈注射液1.9萬支得回收

沒喘就不是氣喘?氣喘只是兒童病? 別讓4大迷思害慘你老跑醫院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部副主任 黃啟宏 血壓正常,但卻常感到氣喘吁吁,小心,你可能患有「主動脈瓣膜狹窄」問題!專家提醒,如果疏忽未積極治療,恐演變成重度狹窄,可能導致猝死,造成遺憾! 血壓正常,但有這3症狀要注意 85歲的老太太,高...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報導/黃慧玫 諮詢專家/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美容醫學中心副院長 黃志宏 眼睛是給人第一印象的中心位置,不論男女,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擁有一雙明亮有神的迷人電眼,以及不洩漏年齡秘密的青春眼眸,因此,越來越多人選擇微調眼型,讓雙眸更臻完美。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美容醫學中...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不論親餵或擠奶瓶餵,許多哺乳媽媽都會擔心自己奶量是否足夠。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婦產科國際認證泌乳顧問許馨予醫師表示,當寶寶親餵吸吮狀況好,有效把乳汁移出,寶寶想要吃就順應他的需求, 乳房就會知道寶寶的需求量去製造相對應的產量。擠奶瓶餵的媽媽,選擇合適舒服的擠奶器,擠...

閱讀詳情 »

國內超過3萬2千多人接種AZ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表示,一名50多歲女性於本月6日接種AZ疫苗10分鐘後,嘴唇和舌尖出現腫脹麻痹,且有發燒、呼吸喘等症狀,給予抗過敏藥物治療後症狀好轉,今天被食藥署ADR中心列入疑似嚴重過敏反應。截至目前,國內累計3例疑似嚴重過敏反應。 中央流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