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拔牙怕出血不止?正在吃心血管藥物的你 牙醫建議得做一件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農曆春節假期過後,不少人都打算好好重新整理一口的牙齒,但一次拔好幾顆牙齒,合適嗎?這對不少長期服用抗凝血藥劑的病人而言,是心中最大的疑問之一,台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張家豪解答,其實大部分牙科手術並不需停藥,但術前一定要與醫師討論個人特別情形,再決定是否停藥,避免承擔不必要的心血管風險。

65歲的劉先生就是一例,小中風後長期在復健,並服用抗凝血藥物控制病情,一年來控制良好,直到牙疼無法好好進食,才找上牙科醫師,檢查發現,除了牙周病引起牙齒搖晃,還有嚴重蛀牙,得拔去多顆壞牙,製作假牙以維持咀嚼功能,卻擔心停藥是否會讓血管又阻塞?更怕長期服用抗凝血藥去拔牙,是否引發嚴重併發症?

張家豪強調,根據美國牙醫協會(ADA)發表文獻指出:大部分牙科手術,術前並不需要停藥或改變原本的用藥處方。而牙科手術基本上可透過確實加壓止血、縫合、置放止血敷料等方式,有效止血。

類似的憂慮,常在牙科門診遇到。張家豪說,口腔內有豐富微血管,拔牙手術確實最擔心「出血」,但其實拔牙是牙科常規手術項目,牙科手術的出血都可以透過醒上述方式有效控制。

張家豪指出,不只美國牙醫協會(ADA)文獻指引如此,歐洲心律協會(EHRA)2015年建議準則也提及「牙科執行拔除1至3顆牙齒、牙周手術與植牙等術式,並不需要停止新型抗凝血劑或改變原本用藥處方」,這些藥物主要就是內科醫師處方常用的心血管藥物如伯基(Bokey)、保栓通(Plavix)、拜瑞妥(Xarelto)、可邁丁(Coumadin)等新舊款藥品。

不過,張家豪強調,仍有少數例外必須特別注意,如果病人服用抗凝血劑等相關藥物的同時,合併其他系統性凝血問題,像肝硬化造成血小板低下、血液性疾病,或是手術範圍較廣泛,仍需要考慮是否有停藥的必要,因此,拔牙前可以先跟內科醫師與牙科醫師討論評估,以避免承擔不必要的心血管風險。

照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癌上身了?體檢前忍不住「來一發」 射精竟害癌症篩檢全失準

健保又要漲!陳時中3箭齊發 「藥費、檢查、急診」變貴直接傷荷包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眼睛被稱為靈魂之窗,是感官的重要一環,保持眼睛健康是每個人都關心的課題。飛蚊症和閃光都是十分常見的眼睛毛病,相信很多人也曾經遇過。不過這些只會間歇性出現,而且不痛不癢的小毛病,極容易被人忽略。其實閃光和飛蚊症可以是小問題,但也可能是視網膜脫落的先兆,其影響可大可小,嚴重的更有失明的危險,如果突然出...

閱讀詳情 »

  餓肚子,也是一種健康的養生之法。   根據日本人的研究成果,如果一個人感到餓意後,只要一個小時後不進食,之後身體就會出現一種叫「長壽基因」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強大的修複功能,對身體益處頗多。在後續的跟蹤中,適當餓肚子的那組人,比餐餐飽食的人,平均壽命和健康指數都要高出很多...

閱讀詳情 »

近日,大陸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段萍說,她所收治的年齡最小的癌症患者僅有5歲,足以證​​明癌症的發病時間有年輕化的趨勢。女童的母親說沒有患肝癌的家族史,孩子平時身體也很好,只是從小就愛吃方便麵、火腿腸,也喜歡喝可樂,平常愛吃零​​食。“在我們醫院住了半年,可惜最後還是沒有救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