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拔牙怕出血不止?正在吃心血管藥物的你 牙醫建議得做一件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農曆春節假期過後,不少人都打算好好重新整理一口的牙齒,但一次拔好幾顆牙齒,合適嗎?這對不少長期服用抗凝血藥劑的病人而言,是心中最大的疑問之一,台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張家豪解答,其實大部分牙科手術並不需停藥,但術前一定要與醫師討論個人特別情形,再決定是否停藥,避免承擔不必要的心血管風險。

65歲的劉先生就是一例,小中風後長期在復健,並服用抗凝血藥物控制病情,一年來控制良好,直到牙疼無法好好進食,才找上牙科醫師,檢查發現,除了牙周病引起牙齒搖晃,還有嚴重蛀牙,得拔去多顆壞牙,製作假牙以維持咀嚼功能,卻擔心停藥是否會讓血管又阻塞?更怕長期服用抗凝血藥去拔牙,是否引發嚴重併發症?

張家豪強調,根據美國牙醫協會(ADA)發表文獻指出:大部分牙科手術,術前並不需要停藥或改變原本的用藥處方。而牙科手術基本上可透過確實加壓止血、縫合、置放止血敷料等方式,有效止血。

類似的憂慮,常在牙科門診遇到。張家豪說,口腔內有豐富微血管,拔牙手術確實最擔心「出血」,但其實拔牙是牙科常規手術項目,牙科手術的出血都可以透過醒上述方式有效控制。

張家豪指出,不只美國牙醫協會(ADA)文獻指引如此,歐洲心律協會(EHRA)2015年建議準則也提及「牙科執行拔除1至3顆牙齒、牙周手術與植牙等術式,並不需要停止新型抗凝血劑或改變原本用藥處方」,這些藥物主要就是內科醫師處方常用的心血管藥物如伯基(Bokey)、保栓通(Plavix)、拜瑞妥(Xarelto)、可邁丁(Coumadin)等新舊款藥品。

不過,張家豪強調,仍有少數例外必須特別注意,如果病人服用抗凝血劑等相關藥物的同時,合併其他系統性凝血問題,像肝硬化造成血小板低下、血液性疾病,或是手術範圍較廣泛,仍需要考慮是否有停藥的必要,因此,拔牙前可以先跟內科醫師與牙科醫師討論評估,以避免承擔不必要的心血管風險。

照片來源: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癌上身了?體檢前忍不住「來一發」 射精竟害癌症篩檢全失準

健保又要漲!陳時中3箭齊發 「藥費、檢查、急診」變貴直接傷荷包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根據NBC報導,這位8歲的小女孩皮膚搔癢、紅腫,或是起了鱗屑,醫學部張教授對此做出了相關研究,沒想到罪魁禍首竟然是『這東西』產生的有害物質導致皮膚病變... (圖片翻攝自: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7A2Yd_muQM 下同 張教授指出濕紙巾裡含的部...

閱讀詳情 »

許多產後婦女都會認為自己身材走樣,且「性福感」似乎不復從前,其實,跳舞就有助改善!東南亞職業摩登舞冠軍陳媦娟老師表示,像是國標舞中的華爾滋不僅是很好的運動,且舞蹈中許多縮肛提臀的動作不僅可以強化骨盆底肌群力量,幫助改善尿失禁,連帶還能增加性福感唷!  舞步曼妙的華爾滋,翩翩起舞的風采著實迷人!其實,...

閱讀詳情 »

文.洪寶山   台語有一句俗諺說「戲棚下站久了就是你的」,鼓勵人只要努力堅持,總有一天會有自己的舞台。本期「理財我最大」邀訪到的來賓就是堅守崗位四十五年,如今把生意做到全球五十三個國家,依然努力向前的闕鴻達。 闕鴻達是遠東生技的創辦人兼董事長,同時是遠東生技研究所的所長,剛踏入職場時,闕鴻...

閱讀詳情 »

骨骼的成長是持續的,但卻會隨年齡增加而愈疏鬆。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婦產部婦科林坤沂主任表示,國人飲食普遍缺鈣,再加上普遍不愛日曬,因此骨質疏鬆的狀況也較西方人嚴重,尤其更年期過後骨骼更易流失,建議50歲起應每年進行骨質檢測,以瞭解骨骼的健康狀態。  所謂「骨質疏鬆症」是指骨頭裡的鈣質逐漸流失,使得骨頭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