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持續嚴重腹痛 急性胰臟炎恐報到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一名50歲婦女,因突發性上腹痛就醫,平時無長期服藥記錄,也不喝酒,但上腹痛會反射到背部,且身體前傾可減輕疼痛;抽血檢查發現肝功能異常,黃疸指數、澱粉、脂肪都偏高,腹部超音波發現膽結石,胰臟腫大,故住院治療,經電腦斷層掃描,證實是膽結石併急性胰臟炎。

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林俊男表示,急性胰臟炎是指胰臟及其周圍組織的急性發炎反應,輕度的急性胰臟炎只有上腹痛,臨床上常被診斷為其他的腹部疾病,如急性腸胃炎或消化不良﹔嚴重時可影響其他器官並造成多重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急性胰臟炎症狀主要是腹痛、嘔吐、發燒、黃疸、壓痛、敲擊痛及皮下淤血等,腹痛發生於95%的病例,是最重要的症狀;腹痛程度大多相當嚴重且持續數小時至數天。

林俊男指出,胰臟炎並不罕見,大部分屬於輕症病例,治療上只需要支持性及症狀性療法;而50%的急性胰臟炎屬輕度自限性,只需短期治療,約20-30%的病患屬嚴重胰臟炎,可併發胰臟壞死、多重器官衰竭、感染等,需至加護病房照顧,甚至外科手術治療,死亡率就可能高達30%。

林俊男也提醒,酗酒與膽石症是最常見的兩大原因,為了預防胰臟炎再發,應該勸病患接受膽囊切除及戒酒;通常出院後,短時間內不宜吃大餐、油膩食物,出院後應按醫囑回診,安排影像學及生化學的追蹤等。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83

相關推薦

2022.4.27更新【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2年4月27日為止,已經有858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0年1月2...

閱讀詳情 »

市面上有許多口香糖,有些標榜可以預防蛀牙,有些可以口氣清新,您是否對於口香糖的成分感興趣?另外,在小時候是不是也常被爸媽恐嚇說「別把口香糖吞下去,會把胃黏起來!」。  真實情況是如此嗎?營養師整理了四個大家常見的口香糖迷思,在此為大家一一破解!趕快看下去吧 專欄目錄 口香糖成分是什麼?為什麼有些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38歲賴姓男子生活作息正常,不抽菸也不喝酒,但數月前下腹部出現悶悶不舒服的情況,原本以為是工作壓力大導致消化不良,沒想到最近突然解血便,驚覺不對勁趕緊就醫,檢查後竟確診是大腸癌第四期合併多處轉移,所幸經手術切除腫瘤後,目前正接受化學藥物治療,病情穩定控制中。 大腸癌年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