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指甲刺進肉裡痛不欲生 解救「凍甲」嵌甲症不必靠手術

指甲刺進肉裡痛不欲生 解救「凍甲」嵌甲症不必靠手術

【NOW健康 陳盈臻/花蓮報導】古語有云:「十指連心。」對於有嵌甲症狀的人來說,指甲刺進肉的感覺有如椎心之痛。39歲的陳小姐2個月前發現腳的大拇趾趾甲邊緣開始紅腫起來,連日常走路都因疼痛而有所限制,因此來到花蓮慈濟醫院皮膚科就診,確診俗稱「凍甲」的嵌甲症,由皮膚科陳威宇醫師為她進行指甲矯正,不用開刀就能解決了疼痛。


陳小姐表示,自己大約從6、7年前開始,發現有時候走路腳趾會感覺疼痛,一開始並沒有多想,以為是自己經常走路,或室內行動時沒有穿鞋的緣故,沒想到在2個月前,指甲邊緣突然腫脹發紅,看了很多次醫生,也吃過消炎止痛藥,但是一直沒有得到改善。所幸在接受指甲矯正後患部馬上就不痛了,剛治療完的前2天會有輕微的異物感,覺得有個東西(矯正器)在指甲上,不過這樣的異物感很快就消失,日常生活也沒有受限,少了疼痛後生活品質大幅改善。


陳威宇表示,陳小姐不只是單純的甲溝炎,而是指甲都已經變形刺進肉裡,所以即使吃了消炎止痛藥還是沒有辦法根治。指甲變形最常見的部位就是在腳的大拇趾,但所有指甲都有可能會變形,一般來說如果只有發生在單一指甲,通常是外力因素造成,可能是經常性碰撞、鞋子不合腳或是走路姿勢的問題;但是如果同時出現在多個指甲,就有可能是系統性疾病引起,像是營養素缺乏,或者是藥物的副作用(例如:治療肺癌的標靶藥物);另外,黴菌感染(灰指甲)及乾癬也都是造成指甲變形的原因。


嵌甲症會造成病人持續性的疼痛,進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像陳小姐這樣能「走」到診間的病人還算好,嚴重的患者甚至踩地都會痛,是坐著輪椅來到診間求診。陳醫師自己國中時期也曾因受傷導致嵌甲,當時嚴重到要開刀拔除指甲,傷口休養了1、2個禮拜後才慢慢恢復,幸運的是,新長出來的指甲恢復正常的形狀。


陳威宇醫師表示,治療嵌甲一開始都是處理感染及緩解疼痛,但還是希望能找到病因,才能減少復發的機率。傳統治療方式是透過手術,拔除變形的指甲加上甲床矯正,不過即使手術拔除指甲後,仍有超過5成的復發機率;使用矯正器治療後,通常前幾天疼痛就會有顯著改善,研究顯示接受6個月的矯正後,1年內復發機率大約只有1成,但仍建議持續追蹤治療。透過新式的矯正方式,提供患者非手術的選擇,可以避免手術後的恢復期與傷口感染的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胃食道逆流不只引來火燒心 也可能伴隨耳鳴發生
▸失智症及早介入穩住病況延緩惡化 預防從40歲就要開始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新冠肺炎COVID-19 全民疫起加油!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有項新研究發現,早上來1杯咖啡不僅能振奮精神,還能預防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的侵害。多倫多克倫比爾腦研究所研究人員發現,烘焙咖啡中綠原酸內酯的化學分解產物苯基林丹(phenylindanes),能夠抑制Tau蛋白和β澱粉樣蛋白斑塊的生長,這兩種蛋白在大腦...

閱讀詳情 »

【文/葉恩婕(新唐人亞太電視台)】在西班牙有1個「哭泣屋」,不論任何人,都可以進去大哭一場,也能打電話傾訴煩惱。設置「哭泣屋」的主辦單位表示,希望社會能重視心理健康問題,當人們感到焦慮憂鬱而哭泣,或是因此尋求協助時,都不是丟臉的事。 不再汙名化哭泣 「哭泣屋」打造可釋放情緒的友善空間 在西班牙這個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數萬名旅外國人將於春節返台,最近防疫旅館一房難求,指揮中心有意將入境規定「10+4」鬆綁為「7+7」,也就是後面7天可在家檢疫,對此,衛福部長陳時中說,尚未定案,本周會公布細節,總體檢疫14天是不變的。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如果放寬至「7+7」,入境者須符合「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全國近9成青少年已接種第1劑BNT疫苗,何時接種BNT第2劑,眾多家長關注,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衛福部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ACIP)專家討論後,決定先行暫緩青少年接種BNT第2劑,將再討論2週,藉此再決定要不要施打第2劑。 此外,這2周中,專家及防疫醫師將針對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