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按摩趴半小時「右眼發黑又頭痛」險失明 50歲熟女原來急性青光眼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青光眼是害國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但許多人卻不知道自己有問題,照做高風險動作,結果瞬間眼前發黑!門診就有一名50多歲女性,日前因為肩頸酸痛,跑去40分鐘的全身按摩,結果按了半小時後,突然眼前發黑與頭痛,右眼頓時看不見,嚇得趕緊掛急診,確認是急性青光眼,緊急打降眼壓藥物,差一點失明。醫師警告,行走時當低頭族,在黑暗環境用3C產品,也會使眼壓上升。

收治病人的台灣青光眼關懷協會理事長、三總青光眼專科主任呂大文表示,只要懷疑或確認罹患青光眼,不建議接受近視雷射手術,因為會導致日後眼壓測量不準確,不利追蹤。且應避免可能導致眼壓升高的生活習慣與姿勢,降低對眼睛的危害,例如:高空彈跳、雲霄飛車等高速遊樂設施,或是潛水、跳水、趴臥、倒立、仰臥起坐等。

現代人3C產品不離手,呂大文進一步提醒,很多人睡前燈都關了,還會滑手機,但是因為光線暗、螢幕亮,會造成瞳孔放大,眼睛虹膜往旁邊推,如果屬於隅角閉鎖青光眼,會影響眼睛房水排出,眼壓也會升高。

此外,其他注意事項還包括避免醃漬品或過鹹食物;喝水要少量多次,每次不超過150cc,切忌牛飲,都可降低眼壓突然飆升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青光眼科資深主治醫師陳賢立說,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顯,不少人誤以為是近視度數加深而頻頻更換眼鏡,一拖就是好幾年,等到驚覺視力模糊、視野缺損就醫時,視神經早已出現不可逆的損害與萎縮,儘管青光眼病程不可逆,但是治療的介入可以減緩惡化,因此一旦確診,應規律治療與回診,眼藥水為第一線治療藥物,若有眼睛泛紅、搔癢與乾澀等副作用,目前也有不含防腐劑的眼藥水可用。

根據健保資料庫,國內目前接受治療的青光眼患者約38萬人。呂大文指出,雖然青光眼越年長發生率越高,卻非老人專利,近3成患者是40歲以下青壯年,近年年輕患者增加,推測是不少高階健檢主動提供青光眼篩檢,加上近視雷射手術前的青光眼檢測,因此篩出不少病患。

醫師提醒,青光眼的高危險群包括家族史、500度以上高度近視,糖尿病、長期使用類固醇、眼睛曾受傷等。另個特殊族群是女性、55歲以上、身高少於160公分,同時遠視介於100至400度間,因為眼球軸長較短,眼睛內空間較小,也易導致視神經遭擠壓,引發急性青光眼。建議一般民眾年滿40歲應進行包含眼壓、視野與視神經在內的完整青光眼篩檢,500度以上高度近視與家族史等高危險群,更應提早篩檢與定期回診。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大停電波及陳時中!指揮中心一度「黑壓壓」停擺 記者會開不開待定

【有影】「政治領袖排第7」陳時中吐槽:意義不大 打高端的他想去日本有二方式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紓困之亂讓中央衛福部及新北市一度上演申請誰來審的公文大戰,好不容易落幕,新北市長侯友宜致信基層的一句「本是同根生」又引發揣測。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2)日則妙答,本是同根生,下一句不一定是相煎何太急,也可以是「合作多愉快」,同根...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家中醫藥研究所、三總、台中榮總的台灣本土研究團隊,利用過往SARS治療經驗,以中藥配方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初步看到可在8到10天內清除病毒的好效果。台灣本土中醫療法是否有望納入臨床治療指引,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集人張上淳今(12)日給了答案,...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確診加零第5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宣布今日無新增病例,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40例確診不變,更好的消息是,國內已經連續30天沒有本土病例傳出。目前全台確診個案中有7人死亡,372人解除隔離,其餘持續住院隔離中。 中央流行...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疫情趨緩,已經連續30天沒有本土病例,各項解封措施陸續浮出檯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2)日透露,6月、7月可能進一步鬆綁藝文表演的進場人數限制,但將以「賣票一半」為原則。另外,陳時中表示,針對職棒爭取200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