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掌握握桿三原則球星之路從這裡開始

那麼握桿就是最重要的基本功。可以說握桿的正確與否,決定了你今後有多大的進步空間。我們與球桿唯一的連接部位就是手,在揮桿擊球時,來自身體的巨大力量就是通過手再傳到球桿和桿頭上的。

握桿感覺不對很難打好球。如果握桿不正確,當你上桿到頂點時,球桿會失去控制,下桿擊球時無法將全身力量傳到桿頭上,擊出去的球也不會有距離,方向就更加難以控制。業餘球手90%握桿都存在著問題,因此,初學高爾夫絕對不可忽視握桿。握桿要遵循以下三個基本原則:         第一,要掌握適當的力度。不可握的太緊,握桿太緊會導緻小臂肌肉緊張,擊球時無法發揮力量;如果太鬆,球桿會失去控制。理想的握桿力量就像握住一隻小鳥一樣,既不能讓小鳥飛走,又不能把小鳥掐死,想想我們平時用錘子打釘子的感覺就對了。         第二,球桿握好後雙手要有整體感。以舒服自然為原則,如果兩隻手的力量不一或各自為政,球桿都會失去控制。         第三,握桿強弱要適度。太強勢握桿會導致擊球時桿面向左閉合,把球扣向左邊;太弱勢握桿擊球時桿面會打開,擊出的球面右飛。所以應根據自身的揮桿特點選擇握桿的強弱。

相關推薦

外野手接飛球不怕高,不怕遠,就怕落點在牆邊。面對這個深遠飛球,雙城Byron Buxton從中外野三步併兩步,一路狂奔106呎,撈過界來到右外野,再化身馬利兄弟,跳起來把球接進手套。高達85%的落地機率,Buxton用腳程化不可能為可能,五星級美技守備,下個半局太空人竟然能馬上以牙還牙。警戒區前魚躍...

閱讀詳情 »

4名壯漢拉著一匹馬兒往前飛奔,絲毫不管四周擠滿了人,80公尺的距離,4人加一馬的組合,得一起抵達終點。在正式起跑之前,還得幫馬兒穿上華麗裝扮、戴上眼罩,自己也得穿著紅白搭配的服裝。這是西班牙南方小鎮每年都會舉辦的「葡萄酒奔馬節」,已經有800年歷史,路邊吸引相當多民眾圍觀,巷弄也被上千人擠爆,膽子大...

閱讀詳情 »

搭乘直升機鳥瞰雲海,兩位穿著飛鼠裝的跳傘高手,從半空中一躍而下,高速飛越阿爾卑斯山頂。登山客得從山腳一步一腳印,才能一睹海拔4810公尺歐洲最高峰,阿爾卑斯山美麗的稜線,而飛鼠裝則用不同的視角,帶領觀眾一路向下滑翔。安全帽上裝設一台能拍攝「球狀」影片的特殊攝影機,360度零死角紀錄飛行過程,藝高人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