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排便習慣改變驚見大腸腫瘤阻塞 支架免除人工肛門之苦

排便習慣改變驚見大腸腫瘤阻塞 支架免除人工肛門之苦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62歲的郭先生近來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伴隨腹脹、腹絞痛及解血便等情形,雖曾至診所就醫,但服用藥物後症狀未見改善,生活大受影響,便到醫院尋求進一步診療。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建華主任經腹部X光、電腦斷層及大腸鏡等一系列檢查,診斷郭先生為大腸腫瘤合併腸阻塞,考量腸道嚴重腫脹,無法立即手術,遂先施行「內視鏡大腸支架放置術」,以支架撐開腸道阻塞處疏通腸道,2周後再由外科醫師摘除腫瘤,免除裝置人工肛門之苦。


正常情況下,腸道會自行蠕動且管腔內有足夠大的通道,使腸內容物(如食糜、糞便、腸液、水份等)順利通過,但若腸道因腸扭結、腸沾黏或受腫瘤壓迫等,造成腸內容物堵塞於腸腔,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即可能發生腸阻塞,進而出現腹脹、腹絞痛、排便量減少、血便等症狀。由於症狀缺乏特異性,醫師除判別症狀,還須仰賴影像學檢查才能確立診斷。經抽血檢查排除肝腎功能問題後,陳建華主任透過腹部X光看到患者的腸腔有積氣嚴重的情形,進一步以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郭先生係因大腸腫瘤堵塞腸腔,才導致腸道鼓脹、阻塞。


傳統治療大腸腫瘤合併腸阻塞,為避免腸道腫脹時直接手術會因癒合不佳造成滲漏,醫師會先於患者腹部裝置暫時性的人工肛門減壓,約2周後才會進行開腹手術切除腫瘤。然而,2次開刀不但增加手術風險,因人工肛門產生的異味及漏便問題,往往也令患者身心衝擊。陳建華主任指出,新式的內視鏡大腸支架放置術為無傷口手術,僅需從肛門伸入大腸鏡,放置大腸支架撐開腸壁狹窄處,就能有效達到疏通堵塞的效果,術後當日就會開始排氣、排便,待腸道消腫後,再由外科醫師切除腫瘤取出支架即可。


陳建華主任提醒,惡性大腸阻塞初期的症狀類似便秘或消化不良,不易察覺;然而,若未及時處置,恐造成腸道過度擴張、脹大,引發腸穿孔、腸壞死及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不可不慎!更呼籲民眾預防勝於治療,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伴隨腹脹、絞痛甚至血便等情形,即須提高警覺,及早尋求專業診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完沒了的肩頸痠痛 你找到消除對策了嗎?
▸不想與飛蚊症共存! 雷射治療掃除眼前黑點改善近8成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腦中風病人常大小便失禁,傳統紙尿褲難以做好清潔,容易增加泌尿道感染風險;馬偕醫院研發「男性專用乾溼分離紙尿褲」,將紙尿褲前方打造一個生殖器透氣孔洞,讓紙尿褲真正做到乾濕分離,大幅降低病人的泌尿道感染機率。 看到小狗紙尿褲發想 馬偕醫院神經內科病房護理長吳琪瑤表示,有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青少年、青少女很在意自己臉上長青春痘,只要臉上長了青春痘,就會很沒自信、感覺自己很沒吸引力。不過臉上容易長青春痘,也不見得全然是壞事。英國一項研究發現,青少年時容易長青春痘的人,到了中年,皮膚老化速度反而比較慢,看起來會比同齡的人更年輕。 容易長青春痘 端粒較長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30歲李先生,某天起床發現刷牙漱口時水從左嘴角流下,講話時嘴巴不聽使喚,臉部僵僵的。到了中午左邊眼睛開始一直流淚。同事發現李先生的嘴巴歪一邊,眼神怪怪的,疑似中風。李先生趕緊至神經內科就診,經醫師診察後發現是左臉顏面神經麻痺,也就是俗稱的貝爾氏麻痺。 顏面神經麻痺通常原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美國2016年公布2015~2020美國飲食指南,建議美國民眾調整飲食習慣,選擇更健康的飲食。美國政府每五年會更新一次飲食指南,由專家們根據最新科學證據做出新的飲食建議。飲食指南最重要目的是提供健康的飲食模式,幫助每個人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最適當的食物與飲料,組成適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