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排便習慣改變驚見大腸腫瘤阻塞 支架免除人工肛門之苦

排便習慣改變驚見大腸腫瘤阻塞 支架免除人工肛門之苦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62歲的郭先生近來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伴隨腹脹、腹絞痛及解血便等情形,雖曾至診所就醫,但服用藥物後症狀未見改善,生活大受影響,便到醫院尋求進一步診療。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陳建華主任經腹部X光、電腦斷層及大腸鏡等一系列檢查,診斷郭先生為大腸腫瘤合併腸阻塞,考量腸道嚴重腫脹,無法立即手術,遂先施行「內視鏡大腸支架放置術」,以支架撐開腸道阻塞處疏通腸道,2周後再由外科醫師摘除腫瘤,免除裝置人工肛門之苦。


正常情況下,腸道會自行蠕動且管腔內有足夠大的通道,使腸內容物(如食糜、糞便、腸液、水份等)順利通過,但若腸道因腸扭結、腸沾黏或受腫瘤壓迫等,造成腸內容物堵塞於腸腔,無法正常排出體外,即可能發生腸阻塞,進而出現腹脹、腹絞痛、排便量減少、血便等症狀。由於症狀缺乏特異性,醫師除判別症狀,還須仰賴影像學檢查才能確立診斷。經抽血檢查排除肝腎功能問題後,陳建華主任透過腹部X光看到患者的腸腔有積氣嚴重的情形,進一步以電腦斷層檢查,發現郭先生係因大腸腫瘤堵塞腸腔,才導致腸道鼓脹、阻塞。


傳統治療大腸腫瘤合併腸阻塞,為避免腸道腫脹時直接手術會因癒合不佳造成滲漏,醫師會先於患者腹部裝置暫時性的人工肛門減壓,約2周後才會進行開腹手術切除腫瘤。然而,2次開刀不但增加手術風險,因人工肛門產生的異味及漏便問題,往往也令患者身心衝擊。陳建華主任指出,新式的內視鏡大腸支架放置術為無傷口手術,僅需從肛門伸入大腸鏡,放置大腸支架撐開腸壁狹窄處,就能有效達到疏通堵塞的效果,術後當日就會開始排氣、排便,待腸道消腫後,再由外科醫師切除腫瘤取出支架即可。


陳建華主任提醒,惡性大腸阻塞初期的症狀類似便秘或消化不良,不易察覺;然而,若未及時處置,恐造成腸道過度擴張、脹大,引發腸穿孔、腸壞死及敗血症等嚴重併發症,不可不慎!更呼籲民眾預防勝於治療,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伴隨腹脹、絞痛甚至血便等情形,即須提高警覺,及早尋求專業診療。


更多NOW健康報導
▸沒完沒了的肩頸痠痛 你找到消除對策了嗎?
▸不想與飛蚊症共存! 雷射治療掃除眼前黑點改善近8成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嚴選推薦:【訂閱】NOW健康 | 頻道 | LINE TODAY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暑假到了,許多家長會帶孩子到戶外運動,避免讓孩子長時間待在家中看電視、玩電腦、使用3C產品,而造成近視度數加深,同時藉由運動增進親子關係。不過,醫師提醒,運動前要充分做好伸展及熱身活動,才能將發生運動傷害的風險降到最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羅浩儒指出,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殷琦今年二月自爆靠Ulthera超音波拉提恢復小V臉,頓時引爆超音波拉提熱潮。隨著市場越來越熱,仿間許多低價的超音波拉提療程也開始出現。為了不讓低價儀器濫竽充數,名模殷琦再次代言,呼籲要認明只有獲得美國FDA及台灣衛福部拉提雙認證,才會安全有保障。開業醫美診所郭家鳴醫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位32歲男子近年來飽受牙痛問題,但卻一直沒有接受治療,最近到大醫院就診,透過環口X光及口腔檢查之後,發現有多項牙齒問題,包括齒列擁擠、缺牙、牙傾倒、對咬牙過度萌出、深部齲齒、牙周炎、齒髓炎等,已經影響患者咀嚼功能及美觀。收治這位男子的台南市立醫院牙科部張閔傑醫師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條繩子、地板方格,在家也能輕鬆運動!國內調查發現,4成學童運動量不足,6成只玩3C產品不運動。搶搭世足風潮,專家利用一條繩子圍成格子狀,或家中地板的磁磚當分隔線,就能進行「勁足功」,呼籲家長帶著家裡的小朋友一起運動。兒童勁足功共五招。第一招「全力衝刺功」,左右腳分別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