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控制三高防中風 牢記「FAST」口訣

控制三高防中風 牢記「FAST」口訣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根據調查顯示,高血糖、高血脂和糖尿病等三高患者,未來5年中風機率較非三高民眾高,有高血壓、高血糖和高血脂者,分別高出2.8、2.9和2.4倍。國民健康署表示,要預防中風,應注意健康飲食、規律運動、不吸菸和掌握三高關鍵控制數字等,若出現中風症狀,可以「FAST」口訣來辨別中風,把握急性中風的黃金3小時搶救時間。。

根據衛生福利部的死因統計顯示,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三號殺手就是中風,在102年有11313人因此死亡,平均每天奪走31條人命。而且中風也是造成國人殘障的主因之一,據調查顯示,有7成5的人會因中風而罹患後遺症,包括常見的語言或表達困難和半身癱瘓等。三高是造成中風的主要危險因子,根據95~98年中風登錄資料庫的結果顯示,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中風後比其他人更易有失能狀況。例如糖尿病患者在中風6個月後,失能的風險,較無糖尿病者,高出5~6成。

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要避免中風找上身,最好把握四項重點,注意健康飲食、規律運動、不吸菸和掌握三高關鍵控制數字等。尤其是已經罹患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民眾,應留意保持血壓<140/90mmHg、糖化血色素<7%,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0mg/dl,並且遵照醫師指示定期服藥及回診,積極控制以確保健康。

若民眾出現中風症狀,可以「FAST」口訣來辨別中風,把握急性中風的黃金3小時搶救時間。F指的是FACE,以微笑觀察兩邊是否對稱;A是ARM,雙手抬高平舉,確認是否一隻手無力而下垂;S是SPEECH,讀句是否清晰;T是TIME,記下以上三種症狀發作時間,並立即送醫。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00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每一個兒童,都是這個世界的未來,都值得擁有安心、快樂長大的權利,而擁有健康,是孩童能擁有未來發的第一步。根據台灣世界展望會「2014國內兒童成長報告」調查指出,受到展望會所服務的0至5歲國內兒童當中,有36.09%身高低於3%分位以下,有7.98%體重低於3%分位以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孩子哭了,到底該抱不抱?老一輩常說嬰兒哭不能抱,以免小孩很難帶,其實不適用於現代寶寶。專家表示,2歲以前的屬於嬰兒期,寶寶的哭鬧是天性,如肚子餓了、尿布濕了,刻意不抱反而影響寶寶情緒控制,長大後容易有易怒、猜疑的性格。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出版新書,耗時3年,從科學角度探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端午節到來,除了划龍舟、吃粽子、掛菖蒲等習俗外,古代會喝雄黃酒的驅瘟避邪,但近代醫學發現,雄黃酒飲用過量恐致慢性中毒。中醫師黃中瑀利用黃耆、七葉膽、陳皮、菊花等藥材,製成「七葉涼茶」,可清虛熱、解毒,改善暑熱引起的疲勞感,適合炎熱的夏天飲用。古代為什麼要喝雄黃酒?萬芳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名OL上班族因工作需要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久而久之,上半身纖瘦,但小腹凸出、屁股肥胖、走路時大腿還會互相摩擦。在友人的建議下開始奉行「不斷燃燒脂肪的」TABATA高強度運動,短短兩周內,OL確實從68公斤瘦到了63公斤,但大腿外側時常痠痛無力之外,連大腿後方都有此情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