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推拿、整骨能把脊椎掰直?醫師告訴你真相

推拿 整骨能把脊椎掰直?醫師告訴你真相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骨科門診常聽到「醫生,怎麼辦?我的女兒怎麼背部隆凸起來,肩膀也一高一低的,會不會需要開刀?」,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近年來收治多起自發性脊椎側彎病例,患者年齡約落在10-18歲。然而,許多家長會尋求牽引、吊單槓、整骨等方式治療,但效果大多有限;醫師提醒,若家中小朋友有脊椎側彎的狀況,應立即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脊椎側彎初期難察覺 健康檢查、游泳才被發現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骨科部脊椎骨科主治醫師黃聰仁表示,真正的脊椎側彎症,單從外觀上看是不一定準的,一般是指在病人站立之 X-光片中,測量脊椎側彎柯氏(Cobb's)角度大於10度以上。

黃聰仁副院長補充,脊椎側彎初期不會有任何身體上的不適,病人本身很難察覺到脊椎已經產生變化,大多是健康檢查、游泳或洗澡時家長發現而就醫。

自發性脊椎側彎占多數 致病原因成「謎」 

所有脊椎側彎的種類中,以「自發性脊椎側彎」占多數,約為就醫民眾的八成。黃聰仁副院長指出,對於自發性脊椎側彎的原因,目前在醫界還是一個「謎」,大多數病人經過X光、核磁共振等檢查後,都檢查不出任何骨骼或神經病變,也不是一般認為的姿勢不良所造成,目前僅知部分病例有家族性遺傳的傾向;且病人多數為青春期的學童,其中女生占多數,大約為男生的4-6倍。

側彎角度20度以上追蹤即可 40度以上需考慮手術矯正

治療上是根據年齡及脊椎側彎的角度,黃聰仁副院長說明,18歲以下青少年側彎角度20度以上者,建議每4-6個月追蹤,若角度沒有變化或者1年內角度增加未達5-10度,基本上可以不須特別治療,但要持續追蹤;側彎角度在25-40度者,則是建議採用背架治療;若是角度達到40度以上者,才需要考慮是否採用手術矯正。

民俗療法無療效 盡早就醫是根本

統計上,僅有10%的脊椎側彎病人需要給予積極門診追蹤或背架治療,而其中約10%才需開刀矯正,家長不需過度恐慌。

黃聰仁副院長也提醒,許多家長發現家中學童有脊椎側彎後,會採用拉筋、推拿、吊單槓、整骨等民俗療法,這些方法大多僅能增加部分身體柔軟度,對矯正脊椎側彎並沒有顯著的療效,若懷疑有脊椎側彎,應該立即到醫院就診,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延伸閱讀】

兒童腸病毒、流感out 醫師這樣用抗病菌產品

免疫治療擊退皮膚癌復發噩夢 近九旬嬤符資格沒在怕

術後服藥變男聲?停藥害子宮內膜異位症復發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47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今(12)日新增49例境外移入個案,其中落地採檢有23人,居家檢疫採檢共26人。其中,為27例男性、2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60多歲。 指揮中心進一步說明,新增49例境外移入分別美國(9例)、加拿大(8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及英國(各2例)、香港、哈薩克、荷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也有便秘的困擾嗎?尤其即使每天攝取很多蔬果依舊無法改善,小心可能是腸胃因寒濕給冰鎮住所導致!安南醫院中醫部曾印正醫師指出,當胃腸被寒、濕、氣虛影響,就容易使蠕動能力變差,不僅腹部溫度較掌心冷,到了氣溫較低的冬天更使便秘加劇,甚至還會冒痘痘,這時若又再攝取更多生冷蔬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林姓高一男每餐得吃一碗公(約3碗白飯)才有飽足感,家長原以為是發育期不以為意,不料體重一路逼近破百大關,抽血檢查更發現肝指數超標,回診時體重不降反增,經超音波檢查診斷為「非酒精性脂肪肝」,醫師只得訂定鏟肉計畫,預防步上肝病三部曲的悲劇。首先控制食量 卻難抵美食關醫師原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你今天正念了嗎?研究顯示,進行正念減壓的練習可以讓情緒穩定、降低自律神經失調、失眠、頭痛與焦慮感。羅東博愛醫院長期關注病人身心之間的緊密影響,過去一年,特別成立正念小組,從照顧員工的身心開始,拓展至照顧院內每位病人,期望從推廣正念出發,由心而身,幫助民眾維護身心平衡,達成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