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周邊血管阻塞嚴重恐壞死 出現這症狀應立即就近診斷

周邊血管阻塞嚴重恐壞死 出現這症狀應立即就近診斷

【NOW健康 王澍清/新竹報導】新竹1名70歲的蔡阿嬤,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定期在診所洗腎治療,因四肢冰冷、心臟不舒服由診所醫師轉診至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進行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心臟冠狀動脈與腳部血管都有嚴重阻塞情形。另1位66歲詹阿嬤,本身有高血壓、洗腎與抽菸的習慣,最近走路會不舒服也走不遠,起初不以為意,漸漸覺得胸痛、呼吸困難,經醫師做血管超音波與觸診檢查後,發現腳摸起來有些冰冷,懷疑下肢周邊動脈有阻塞,立即建議轉診到雁行合作的台大新竹分院,做進一步檢查。


周邊血管阻塞嚴重恐壞死 出現這症狀應立即就近診斷

▲血管攝影,發現打通前血管明顯阻塞,打通後恢復暢通。(圖/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提供)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內科潘恆宇醫師表示,周邊血管阻塞是1種漸進式的慢性疾病,初期幾乎毫無症狀,後來因為足趾傷口久久未癒與四肢末梢疼痛,在許多基層診所反覆求診,最後進展到足趾變黑壞死,才被發現是血管阻塞導致。


潘恆宇醫師指出,除了洗腎與糖尿病人是高危險群,另外患有三高、抽菸、肥胖、家族史的中老年人,也需特別注意。即便是術後腳部疼痛狀況改善,也務必按時服藥與定期追蹤、控制三高、適度的行走復健,改善下肢血液循環,平日更須留意足底及腳指頭皮膚的狀況,若四肢末端變黑也請盡速就醫治療。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內科自2020年7月開始與雁行團隊中心臟科診所進行轉診共照合作,針對周邊血管阻塞疾病建立聯繫窗口、媒合收治的醫師、媒合轉診用藥與相關儀器設備等。潘恆宇醫師建議,民眾(特別是高危險群與中老年人)若出現腳部傷口難癒合,不要馬上衝向大醫院,建議先至鄰近心臟科診所,經過診所醫師初步判斷。


一旦發現疑似血管阻塞的病人,可以透過「轉診」的方式,由健保署「電子轉診平台」及轉診窗口專人聯繫預約與享有轉診保留號,轉診時,診所檢附腳部ABI值或血管超音波檢查結果,且透過「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調閱資料,瞭解民眾最近的就醫用藥資料與檢查檢驗結果資料,節省等待醫院作業流程與金錢花費,也降低重複檢查的潛在健康風險。


更多NOW健康報導
▸【影】糖vs.醣 傻傻分不清?! 糖尿病患者為什麼要控血糖?
▸ 年終打理門面從「齒」提升顏值 隱形矯正變美不留痕跡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冬泳能夠達到強身健體、防病祛病的目的,而其中的“祛”,正符合了中國傳統的中醫原理。運動醫學專家認為,冬泳對包括感冒、關節炎等在內的很多疾病有一定的療效。感冒是冬春時節最容易患上的疾病之一。在感冒後,即使及時治療,也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痊癒。而很多人...

閱讀詳情 »

  1.墨守同一套力量練習狀況:如果一遍遍重複同一套練習,我們的肌肉會逐漸適應。由於每次練習只能刺激有限數目的肌肉纖維,健身鍛煉會因此而停滯不前。但是,如果我們階段性地加入新練習或輪換不同的練習,從各種角度鍛煉,就會有更多的肌肉纖維得到鍛煉,從而達到提高肌肉彈性、增加肌體力量的目的。糾正...

閱讀詳情 »

1. 【臉部運動】 工作間隙,將嘴巴最大限度地一張一合,帶動臉上全部肌肉以至頭皮,進行有節奏的運動。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延緩局部各種組織器官的“老化”,使頭部清醒。 2.【咬牙切齒】 “咬牙切齒”可以拉動頭部肌肉,促進頭部血液循環,進而起到清醒大腦、增...

閱讀詳情 »

 我熱愛健身來自父親的健康問題。我父親在47歲時遭受嚴重的中風,我也開始思考和評價我的生活方式,當我決定開始健身之旅我塑造出來的,我發現我甚至不能做1個完整俯臥撑。至今我已經進行重量訓練11年,力量訓練使我堅強。我上癮! 星期一:手臂和肩 槓鈴彎舉20次x 3組 懸垂撐體 x 20 for...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