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提前7小時預測重症病人是否休克 北榮研發AI輔助救命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利用AI評估身體狀況,可以提早救命!台北榮總今(14)日發表與飛利浦研究團隊合作共同開發AI精準醫療,成功建置重症病人休克早期預警系統,可以提前7小時預測重症病人是否可能發生休克,準確度達82%。

台北榮總副院長林永煬表示,重症加護病房收治來自不同科別的重症患者,病程轉變非常快速,如果病人血流不穩,造成器官血液不足,即可能出現休克,因此如果能及時有效監測血流,提早預判可能休克原因並因應十分重要。

飛利浦研究團隊就是導入台北榮總大量的重症臨床數據驗證並優化,建立血流動力學不穩定風險預測模型,透過觀測患者血液生化指標、生命徵象(如心率、血壓)、呼吸機參數等共33種特徵,可提前7 小時預測休克風險,準確度達82%。

林永煬進一步指出,未來還希望運用於成人呼吸窘迫症的預測,團隊目前已開發語意自動辨識胸部X光病徵的標注工具,將可大幅減低臨床醫師手動標註影像所花費的時間與精力,下一階段的合作將篩選更適合亞洲人的參數來建立模型,並將研究成果實際運用於臨床。

另一方面,研究團隊也鎖定直腸及胃腸肝膽等癌症治療,為達成個人化精準治癌的目標,利用台北榮總癌症登記資料庫,以病人重要參數與治療預後的關係,比對單一患者與歷史患者的相似程度,來建立類似患者族群,讓醫師能提供更精準、且個人化的病程預測與治療結果預後分析。

林永煬說,台北榮總2021年正式成立醫療人工智慧的發展中心以來,就希望打造一個未來智慧型醫院,不只可以幫助醫師,搶時間救命,也能補足醫療人力短缺的問題,或在醫療資源缺乏的偏鄉落地應用,運用新科技帶來新契機。

照片來源:台北榮總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一早痛醒」是健康大警訊! 她因這病手指變形連喇叭鎖都轉不開

天天被鬼壓?醒來動不了 24歲男竟是甲狀腺毒性週期性麻痺症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公共場所設置吸菸區,讓吸菸者集中,不吸菸者避免接觸煙味,是世界各國通用的做法。台灣自 2014 年 4 月 1 日起,開始執行全台公園綠地、風景區等設置吸菸區或禁菸區,讓雙方不會互相干擾。執行成效如何?是否有需要改進之處?是否有更完善的案例可以參考? 吸菸區設置失當 罰單處處開 民間團體指出實際執...

閱讀詳情 »

圖說:麥片具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產生飽足感。(123RF提供)欣傳媒 finely.me減肥期間,晚餐吃得比較早也比較少,因此容易感到肚子餓,餓了想吃點東西,可是又怕會變胖,餓得受不了到底該不該吃?餓了,當然要吃嘍!只是要選擇清淡、熱量低的食材,這樣才能在飽腹的同時也能不長肉,今天就來推薦3款宵夜...

閱讀詳情 »

想像一下,用血液測試來計算乳癌復發的機率,病患只要某個血液指標太高,醫師就可以馬上進行預防性投藥,或是幫助病患改善飲食與作息,如此一來,不僅能減少醫療支出,更造福成千上萬的婦女免受治療之苦。目前德國科學家整進行研究,希望在不久的未來能實現這個想法。 研究人員發現,例行性的血液檢測能追蹤癌細胞的「指標...

閱讀詳情 »

你用過紋身貼紙嗎?皮膚是否因此紅腫過?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近來開始注意到紋身貼紙可能帶來的過敏問題,公開徵求民眾受到傷害的案例,以便進行調查。這些過敏問題包括起疹與水疱,長期而言可能造成疤痕、皮膚對太陽光敏感。 與藥品不同,美國一般化妝品在上市前並不需要 FDA 核可,包括紋身貼紙也是,不過,其中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