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提升動機訓練 讓孩子走出自閉症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1名4歲男孩,仍不懂得如何和人表達,甚至和大人說話都僅用兩個字字詞帶過,家長帶孩子就醫接受語言治療,但成效卻不彰,甚至一度求神問卜,直到進一步就醫檢查後,醫師才發現原來是自閉症所導致。

這名男孩屬於典型的自閉症特質,看診時還一度掙脫開爸爸的手,邊尖叫邊往外跑,不願意接受檢查;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兒童與青少年身心門診個案管理師王詩妤指出,其實只要讓孩子進行提升動機的訓練,就能讓他們主動和別人互動,遠離自閉症的陰霾。

王詩妤進一步說明,提升動機的訓練稱為應用行為分析,和一般訓練不同的是針對核心目標與教學方法,例如若要孩子能說出爸爸兩個字,就必須讓他注意到指導者說出爸爸的聲音,且模仿發音,並配合聲音和人物,經由一群人中找到爸爸,接著再透過適當表達,讓孩子能主動接觸學習;透過眼睛看著爸爸、牽爸爸的手等不同方式的行為,讓孩子漸漸學會主動看人,和人相處互動,可提升治療效果。

自閉症的治療,通常0至6歲為最佳治療期,王詩妤呼籲,尤其3歲前是最好的黃金治療期,包括生理發展、感官知覺、動作等,若家長發現孩子出現任何發展遲緩的異狀,就應盡快就醫治療,透過專業人員的引導,將能有助於提升發展遲緩小孩的學習動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817

相關推薦

【圖文提供/媽媽寶寶】月子婆婆分為自己私人接案和月嫂機構指派合作的月子婆婆到府服務。機構的好處在於會簽訂合約保障彼此,不會出現臨時被放鳥的情形;雖然私人接案的風險較大,但人選通常都是透過親友間口耳相傳,因此不適任的機率也比較低。   月子婆婆的工作內容主要為協助照顧產婦、新生兒、料理月子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93歲朱爺爺為C型肝炎患者,同時患有慢性腎臟病第三期、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雖自知罹患C肝十多年,但因看過鄰居打干擾素後生不如死的慘痛經驗,使他遲遲不願接受治療,經醫師勸說後,才接受全口服C肝新藥治療,兩個月期間不但毫無副作用困擾,且C肝完全治癒驗不出病毒,擺脫「肝」苦人困...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德國啤酒世界聞名,來自德國的K先生現年61歲,在台灣結婚生子並已定居多年,假日休閒時,常與友人一起共飲啤酒。此外,熱愛運動的他,從32歲開始路跑,10年內就完成了6次全馬,沒想到愛喝酒的嗜好加上運動習慣,卻讓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寸步難行。   童綜合醫院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豐原醫院急診室進行「急診暴力演習」,模擬一名男子撞到頭導致血流滿面,一進到急診就大聲嚷嚷喊著要醫護人員先幫他看診,等待時說著「要等到流血流死了才要看嗎」、「我現在很痛了還不趕快來」等言語,和醫護人員爆發口角爭執,通報警方到場協助處理,在透過逼真演練的同時,也希望讓民眾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