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搶救靜脈栓塞 物理性血栓抽吸術療效佳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16歲陳姓高中生,平日愛好運動,一次打完籃球後,右下腿劇烈疼痛、肢體腫脹、因血管阻塞而變色,在家附近地區醫院診斷為近心端深部靜脈栓塞,經傳統溶栓治療,症狀更為嚴重,且有生命危險,立即轉至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師以「物理性血栓抽吸術」清除栓塞處,將血管疏通後,至今半年,陳同學再無併發血栓症候,更沒有下肢血栓後遺症,重回運動場跑跳奔馳。

台北榮總心臟外科主治醫師李秋陽表示,靜脈栓塞是因為靜脈血流凝滯、血質黏稠,或因血管受傷發炎,導致血栓形成,常常可見一些因為創傷、手術或生重病臥床的病人,因為長時間處在臥床不動的狀態下,會使得下肢血液滯留造成深層靜脈血栓。陳同學在劇烈運動中,腿部抽筋、血管受傷,沒有妥善治療造成廣範性的靜脈栓塞,若是血塊卡住或是跑到肺臟中,都會有致命的危險。

「物理性血栓抽吸術」為導管技術應用的延伸,是深部靜脈栓塞治療的新選擇。李秋陽指出,除了術後傷口小外,物理性血栓抽吸術還能將四散的血栓碎片,連同水流順著負壓方向吸入導管內,使血栓碎片不會漂散至更深處,造成其他傷害;抽吸導管還可在栓塞處局部地注入血栓溶解劑,以增加抽吸效率,大幅降低血栓症候群的發生。

以往治療靜脈血栓使用溶血栓或抗凝血藥物,要花較長時間等血栓溶解,一旦血塊形成無法被吸收,幾乎很難治癒,也容易造成慢性反覆發作。如果以外科手術清除血栓,傷口大且風險高,和傳統藥物溶解與器械清除血栓相比,物理性血栓抽吸術,確實為較有效、預後佳的治療方式;不過,相對於其他治療,物理性血栓抽吸術的費用較高,所以民眾還是必須與醫師評估病情、自身經濟狀況再做選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79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本土登革熱疫情延燒!國內自今年7月以來已出現12例本土登革熱病例,且其中11例發生於雙北地區,為掌握防疫時效,及早控制疫情,疾管署宣布成立「登革熱應變工作組」,宣示防疫視同作戰,對抗登革熱「不分中央地方」、「不分平日假日」的決心。新北登革熱疫情擴大 感染源待釐清疾病管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電子耳手術費用貴 18歲以下兒童健保給付面對雙側極重度聽損病人,唯一解決方式就是植入人工電子耳;馬偕紀念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林鴻清表示,電子耳是透過耳蝸的位置植入電極,再經由電流刺激後端的神經,讓病人可以重新聽見外界聲音,只要電子耳開頻後,病人就能透過聽力與語言復健課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4歲張先生,有臉部腫脹、四肢浮腫與頸部腫大現象,且容易疲勞偶有心慌,以及有高血壓病史,到台北榮總就醫被診斷為腎上腺皮促素(ACTH)偏高的庫欣氏症候群。經院方以傳統人工合作血管加壓素(Desmopressin)刺激試驗,疑似腦下垂體有腫瘤,但皮釋素(CRH)刺激試...

閱讀詳情 »

罹癌≠體重一定會減輕!許多病友、照護者常認為罹癌體重下降是正常的,但腫瘤科醫師提醒,想要成功抗癌,保持體重來維持體力,是避免癌友陷入惡病質惡性循環的關鍵!事實上,根據研究發現,臨床中高達每5人就有1個癌症患者是死於營養不良 ,而非癌症本身;因此抗癌期間趁早做好營養補充,預防惡病質上身、避免體重減輕非...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