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擺脫眩暈的困擾 中醫可幫忙!

擺脫眩暈的困擾 中醫可幫忙!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A同學某天早上起床就突然開始頭暈,天旋地轉,站不穩,好像暈船一樣,張開眼睛更是嚴重。本來以為還沒吃早餐的關係,但是吃完早餐還是沒改善,所以向學校請假來看診。當時她眼睛閉著,是爸爸攙扶進診間的。

愛吃冰易眩暈 和液體代謝異常有關

這位同學平常愛吃冰品。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眩暈和「液體的代謝異常」有關。正常情況下,「液體」在體內是「加工」後才能循環、利用的,這個過程有點像「煮開水」,必須把「水壺裡的水」(靜態的水),變成「水蒸氣」(動態的水),才算成功。

如果爐火太小,水就煮不開,也就沒有「水蒸氣」可以用,於是只有「水壺裡的水」(靜態的水)留在身體、卻不能運用,中醫稱為「飲」,通常和「寒」有關,也就是身體「能量不夠」、「爐火太小」之類的意思;或者和長期的「寒性」飲食有關。

中醫所謂的「寒性」飲食,除了「冰」的食物,還有另一類食物就算「不冰」,卻還是「寒性」的。這是很有趣的現象,而且生活當中就可找這樣的例子,例如:椰子水就算沒進冰箱,喝多了很可能拉肚子,因為椰子是「寒性」的;酸菜白肉火鍋就算熱熱的吃,如果正好有「寒咳」,很可能會加重,因為酸菜通常是白菜做的,而白菜也是「寒性」的。

中醫治療重點在溫陽 並考慮五臟六腑差異

遇到這類「飲」造成的頭暈目眩,中醫治療的重點往往在「溫陽」,也就是「增強能量」、「讓爐火變大」,但是每個人病情不同,實際治療要考慮「五臟六腑」的差異。此外,頭暈目眩還有很多原因,例如:氣虛(元氣不夠)、痰濕(身體累積黏稠的代謝廢物)……等等,而且可能還潛藏了心律不整,必須找合格醫師看過之後才能知道具體病情。

經過仔細問診、把脈、看舌頭,對症下藥,A同學的急性頭暈目眩改善,當天下午就可以上學了。通常配合減少「寒性」飲食,眩暈的發生次數會減少許多。(本文由中西醫師陳光華提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517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自購第3批美國莫德納疫苗,今(30)日長榮班機由阿姆斯特丹載運,下午16時46分抵達台灣,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希望10月能夠達到疫苗覆蓋率60%,第3劑疫苗施打與購買計畫,已經開始談判與計畫;另外,施打新冠疫苗後死亡個案再增加12例,與原通報危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小陳每天下班後會去河濱公園跑步,面對新冠疫情3級警戒,偶爾還是會戴上口罩出門運動,但是隨著天氣日漸炎熱,戴著口罩跑步實在不舒服,上個月還有民眾戴口罩夜跑昏倒的新聞,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防止戴口罩運動又不會缺氧昏倒? 新竹臺大分院復健部林孟廷醫師表示,新聞中未提及該男子是...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北市板橋大遠百、三重湯城園區、高雄市鳳山一處社區大樓,分別傳出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板橋大遠百預計有1,500人快篩,三重湯城園區啟動企業自主快篩,高雄市鳳山社區大樓住民全數居家隔離;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目前已開放居家快篩,就是希望能加快找出隱形個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64歲的黃先生是經商有成的企業家,長期覺得上腹部悶漲不舒服,但是一直沒有去看醫生,最近才被太太拖著來消化內科門診。醫師第一眼看到他,發現臉色蠟黃,手腳瘦小卻肚子脹大透著古怪。黃先生表示,30年前曾經被醫師診斷過B型肝炎,這麼多年以來都沒有任何不舒服,也從不放在心上。抽血與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